“气候变化与文化遗产”研讨会精彩回顾(上)_当前独家
2023-07-03 17:13:29 来源:文博视频
1
听新闻

6月13日下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主办的“气候变化与文化遗产”科学研讨会在京召开,宋新潮理事长出席了会议。研讨会是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的一部分。作为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全国性专业组织,近年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期间也会同期召开小型科学研讨会,讨论当下热点问题,交流分享相关思考和实践。气候变化与地球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也成为国内外遗产保护工作者持续关注和参与的热点话题。


【资料图】

在短短一下午的时间里,七位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专家发言分上下半场,分别由协会副理事长邓超和协会秘书处主任燕海鸣主持,姜波副理事长对全场报告做了总结。

发言专家及题目

苏伯民

莫高窟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和策略

刘弘涛

世界自然遗产地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以九寨沟为例

葛家琪

风致古建筑损伤的思考

乔云飞

气候变化视角下我国不可移动文物暴雨灾害风险的新思考

李黎

石窟寺科技保护的时代需求与关键问题

王心源

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影响的几点认知

杨宇

百年气象观测与建筑病理病害

——以中东铁路建筑群为例

姜波

总结发言

苏伯民

敦煌研究院院长

莫高窟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和策略

报告结合了苏院长丰富的遗产保护管理实践经验和作为ICOMOS中国专家代表参与世界遗产气候行动特别工作组的全球视野,就文化遗产应对气候变化给出了中国遗产专家的思考和洞见。

报告从敦煌出发,对世界遗产莫高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做了简要但全面的介绍,并针对莫高窟的遗产类型和价值特性,将影响文物安全的风险因素按照自然和人为两大类,做了详细的梳理。其中自然风险主要威胁来自降雨和风沙,而最大的人为风险来自不断增长的游客数量。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敦煌近年也经历了局部强降雨频次增加和累积极端降水总量持续增长,给洞窟保护带来极大的挑战。敦煌是中国文化遗产地中最早应用监测系统和气象数据的。针对上述风险,敦煌采取了包括预防、治理、疏导和传播四方面具体措施的系统应对策略,通过跨学科多部门协作,切实加强遗产地监测、保护、管理和展示,全面提升遗产地应对风险的能力。

报告第二部分介绍了世界遗产气候行动的背景和现状,并从参与者的角度分享了对这一全球行动的观察,着重提到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智慧如何支持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理念和政策实施的多样性。最后,报告对中国遗产保护界未来的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中国同行可以集中专业力量,为全球的文化遗产气候行动贡献更多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1. 充分与气象部门合作,加强现有遗产监测系统与气象部门的数据汇总分析和联动。2. 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应结合遗产的日常维护和定期监测,为评估区域性气候变化及其对遗产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撑。3. 对气候造成的灾害,应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分级分类。4. 充分学习和汲取古人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智慧 5. 构建关于气候风险和灾害应对的全国遗产风险图。

刘弘涛

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世界自然遗产地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以九寨沟为例

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的世界遗产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风险。中国目前的18处有自然遗产特征(14处自然遗产及4处混合遗产)的世界遗产地中,其中有13处遗产地核心区范围内保存有传统村落,同时这些村落遗产也处在各种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

村落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类型之一,其周边环境又往往具有文化景观的特征。传统村落与其周边环境是文化与自然高度融合的遗产类型。国际上已有科研团队开始介入自然与文化遗产关联的保护研究与实践。位于四川省的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不仅具有鲜明的自然遗产特征,其中保留的9处藏族村寨也是当地原住民长期在此生产生活的真实见证,是“活的遗产”。对九寨沟遗产地传统村寨的研究及保护是自然与文化遗产关联保护研究的典型案例。

刘弘涛教授带领的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团队,在2017年8月九寨沟地震后数年扎根现场开展村寨遗产调研、价值评估以及预防性保护的科研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探索了预防性保护理论在中国传统村寨保护研究与实践的方法和路径。

葛家琪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总结构师

风致古建筑损伤的再认识

报告首先分享了三个古建筑案例:应县木塔倾斜方向为西南方向,恰与其所在的朔州地区风玫瑰图吻合;四川阿坝州羌寨直波碉楼向东偏北方向倾斜近2米,倾斜方向为峡谷方向也就是风的主流方向;武安州白塔倾斜方向也与风的主流方向基本一致。风到底是否会对古建筑造成永久的结构性损伤?报告从观察到的现象对风致古建筑损伤进行探究,并尝试从新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给出解释。

目前国内外有关古建筑安全稳定风险分析的理论方法,主要沿用了现代建筑工程的理论方法,风险源取值、损伤程度分析模型、评价准则(安全指标)等均直接引用现代建筑技术规范。现代建筑的设计原则是否适用于古建筑?报告指出,现代建筑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将包括风在内的日常风险视作静态荷载,一次性加在结构上;而古建筑的损伤与时间有显著关联。现代建筑通过“强节点、弱构件”的化学粘结力,构成连续体力学模型,古建筑则依靠木构榫卯、砖灰缝连接的物理摩擦力,构成离散体力学模型。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个研究问题的区别,风之于现代建筑的作用与风险防控是研究“鸡蛋碰石头”,而对古建筑的作用与防控则是要研究“水滴石穿”。依照后者更符合古建筑构造与承载机理的思考路径,则可以更好地推演出风致古建筑损伤演化的力学模式,可以初步解释风如何通过微损伤累积作用对古建筑造成永久性损伤,进而造成结构失稳隐患。

本研究也再次表明,气候变化对古建筑的影响从风险源物理量特征、风险对结构损伤预测分析模型,到古建筑结构稳定承载机理,均与现代建筑有所差异。现代建筑工程的设计理论方法不适用于古建筑,需要建立符合古建筑自身构造与承载机理特征的理论方法。

乔云飞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主任

气候变化视角下我国不可移动文物暴雨灾害风险的新思考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乔云飞主任近年来致力于自然灾害对文物的影响研究,并主持了“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研究”的国家重大课题,本报告基于以上认识和结论,聚焦探讨了暴雨灾害对我国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的影响和预测应对措施。

中国文保工作者的传统认知就是文物最怕水,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暴雨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自然气候灾害,也是对文化遗产影响最严重的自然因子。据统计,仅2022一年,全国区域性暴雨灾害造成974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研究首先厘清了暴雨与次生洪涝灾害对古建筑、石窟寺、古遗址等不同类型的文物的破坏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预防和应急管理四方面,建立文物灾害风险管理综合系统。通过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敏感性、文物本体的脆弱性和文物价值的唯一性(个体性)等因素,对文物受到的自然灾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形成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通过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研究相结合,得出前瞻性结论,初步判定我国未来气候整体变化趋势,即伴随着年降水量增加,暴雨频率强度增加,我国形成降水和暴雨密集区北移的趋势。研究对比了暴雨指标历史与未来分布情况,划定了新增暴雨灾害严重区域,通过文物单位统计数据库,对暴雨灾害严重区域内的古建筑、古遗址、石窟寺及石刻文物进行统计,并对文物受灾风险等级进行评估与划分。

基于研究,报告指出,未来我国的不可移动文物将面临更严重的暴雨灾害风险,应当更加重视灾害风险评估的作用,科学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减缓措施,文物“大中小尺度”评估体系亟需在全国推广和应用,评估才能更精准、更具前瞻性。报告认为目前的暴雨灾害风险评估需在文物保存状况数据、风险评估指标上进一步细化,以获取更有效的预测结果。报告最后强调,长期的风险监测数据是实现适应性保护的必备条件,中心也将努力转化研究成果,为文化遗产管理者早日提供中国文物灾害预报。

作者 | 杨逸尘

编辑|杨逸尘

审核|王   超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标签: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