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隔代教育”需要父母和祖辈老人相互配合
2020-10-16 09:29:08 来源:浙江在线
1
听新闻

近年来,不少年轻的父母因自身工作的原因,无暇照管自己的孩子,于是把孩子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管,形成了隔代家庭的结构。而这种隔代关系形成的教育模式在农村尤其常见。据统计表明,我国的隔代教育比例占据50%以上,儿童年龄愈小,儿童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三代家庭所占比率愈大。在社会竞争加剧、工作节奏加快,父母需要集中更多精力于事业时,祖辈家长在儿童成长中的影响和作用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注。出于“隔辈疼”的原因,他们将对儿女的爱转移到幼小的孙辈身上,给孩子以加倍的爱。由于祖辈们自身的因素和一些外在因素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形成一定的影响。

小学开起特殊家长会 讨论隔代教育问题

12月19日下午,杭师大东城实验学校召开了一年级同学家长会。与其他学校不同,参会的家长都是爷爷奶奶辈的人,而且学校指定,在这场家长会中父母辈避嫌。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50%的学生在上、放学时段由爷爷辈家长接送。64%的学生与爸妈、爷爷辈住在一起。爷爷辈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着很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容易被祖辈家长忽略。”杭师大东城实验学校德育处主任周福荣说。

家长会上,杭州市江干区关工委主任王琴结合自己调查的城郊结合部的隔代教育状况,通过自身的事例,分析了没有原则的宠爱和过分严格的要求带来的不利。并指导爷爷奶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尊重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多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使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听着王主任的事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爷爷奶奶们忍不住露出会心的微笑、点头表示赞同。

最后,该校德育处周主任做总结发言,并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是要让孩子懂得感恩,给孩子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服务的机会;其次是不要太宠爱孩子,不与孩子正面交锋。

“听了王主任的讲解,我感觉很有用。之前在教育上的确有点欠缺,对孩子太溺爱了,我现在知道该怎么平衡了。”一年级3班张一帆的外婆说。据了解,张一帆同学自出生就由外婆看管,是外婆的心头肉。“我女儿常常说我太宠了,在外孙女的教育问题上,母女常常产生分歧。”张外婆表示,以后会以“智慧”的方式来对外孙女进行教育和培养。

隔代如何教?听听专家的看法

如今在城市,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究竟有多少?对于这些尚缺乏自制力和辨别力的孩子来说,长期脱离父母的监护,依靠年迈的祖辈教育、照顾,他们能否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据调查显示,杭州市目前0-8岁的孩子,60%以上由隔代老人教育。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形成,祖辈承担对孙辈的家庭教育已成为中国家庭的教育特色。如何使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更好、更健康地成长,已成为一个应当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王琴表示,隔代教育在中国存在有其合情合理的一面,如祖辈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也有过抚养和教育孩子的经验,并且有较多的时间和较好的耐心,从而能更好地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这对于孩子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但是,祖辈家长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还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

“新型隔代教育”需要父母和祖辈相互配合,王琴建议,祖辈要当好“隔代家长”,就必须不断接触和学习新知识、新事物,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比如,如何让孩子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和督促学习文化课。要特别注意给孩子灌输诚信观念、法制观念,切实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勇于创新的好品质。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