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三尺讲台,立德树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卞永刚
今年刚刚度过39岁的卞永刚,是黔东南州施秉县第一小学的校长。不知不觉间,这位潜心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为贫困山区的教育已奉献了二十个年头。
2000年7月,卞永刚与教育事业结下了良缘,刚一毕业就被安排到了施秉县吴家塘小学,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之后的五年里,每天清晨,朗朗书声传遍山村。
后来,他曾因工作调整先后辗转到施秉县牛大场镇山口小学、施秉县第二小学、施秉县第三小学、杨柳塘镇中心小学等6所学校任教。
他醉心教育,风雨无阻。无论是位置偏远的乡镇,还是条件落后的乡村,只要是教育工作需要,安排到哪里,他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二十年间,无怨无悔。
“教育使我感到快乐。”作为一名老师,卞永刚常常以为,教育工作是一份值得奉献一生的伟大事业,需要兢兢业业去呵护。多年以来,他把教育当成自己的唯一事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潜心专营教书育人。
“教育,首在‘育人’。”卞永刚说,做好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是德育的养成,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教育是个良心工程,教师更要率先垂范。”卞永刚说,少年时代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阶段,尽快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良好的榜样至关重要。
因此,卞永刚一边在教学的同时一边在学习,夯实自己的知识。“我们老师除了在履行好岗位职责同时,要及时学习有关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教学理论和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他常常把学无止境、学以致用和躬于实践挂在嘴边、提醒自己。
“给学生美好的童年,给人生坚实的起步。”这是卞永刚二十年来的教学思想,在他的教学生涯中,学生“学得愉快”和“学得轻松”永远是第一位。
为了抓好教学工作,他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入尊师重教的礼仪课程,添加了培养兴趣爱好的“第二课堂”,针对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发挥他们的所长。
同时,他教育学生要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
从老师到校长,从教学到管理,卞永刚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二十年来,他曾先后多次在县级、州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奖,获得过州级“优秀教师”、县级“优秀共产党员”等表彰。
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多年来,卞永刚始终把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牢牢树立,为贫困学生办实事、解难事,为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关爱和温暖。
在同事陈婕的眼中,卞永刚校长是一位用心照亮他人、温暖孩子们的老师。从教二十年,他总携阳光与爱,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理想的种子。
卞永刚把更多的心思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十分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党员激情奉献,教师敬业垂范,学生健康成长,校园和谐发展”为目标,增强“绩效意识、争优意识、创新意识、模范意识”,达成了“党建工作更加有力、党员作用更加突出、师德师风更加高尚,校园文化更加深厚,教育成绩逐年提升”的内涵发展之路的愿景。
他始终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重心来抓,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意识,全力以赴抓教学,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优异,在全县名列前茅。
教师节当天,学生给卞永刚送“礼物”
岁月如白驹过隙,滴滴汗水化作春雨滋润幼苗,桃李芬芳已开遍九州五岳。
“三尺讲台把业授,满园春色更可期。”卞永刚始终把教育事业当做一生的追求,热爱教育事业的他,将一如既往在教育的天地里耕耘,开拓教育希望,孕育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