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与学生的“美遇”
2022-04-18 09:17:53 来源:中国教育报
1
听新闻

“自己的画能作为礼物送给冬奥会的运动健儿,我感觉非常自豪!”近日,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渤海路街道杨习武小学五年级学生张文轩激动地告诉记者。北京冬奥会期间,庆云县小学生的3幅画作被冬奥组委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运动员。

这些小学生栩栩如生的画作,是德州市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一个侧影。近年来,德州市加速推进美育工作,努力推动让美育与学生“美遇”,许多中小学开始不断深入开展美育实践。

近日,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杨庄小学,学校正组织学生进行泥塑制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在操作平台上完成了笔筒、卡通形象制作等,这种“创客+”的美育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在德城区二屯镇中心小学的美术教室,十几个孩子正围着美术老师,用油彩笔在竹匾上画出了亭台楼阁、高楼大厦和美丽花园。该校校长付韦莎告诉记者,从2021年起,学校就引进陶艺、竹匾画等特色课程,丰富了农村孩子们的课外生活。

“过去很多人觉得学校的美育工作就是绘画、音乐、舞蹈,从深层次看,美育还有更重要的综合育人功能。”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赵海彬认为,“心灵美、精神美,本质上是一种爱,实施美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让青少年有一颗美好、善良、感恩的心。”

艺术种类如此之多,师资从哪里来?近年来,德州的学校在美育师资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重点补充中小学音乐、美术等紧缺学科的教师。

“2021年我们招聘了7名音乐和美术教师,2022年又向德州学院争取了13名美术支教生、22名音乐支教生,促进全县美育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庆云县教体局人事股股长焦琳琳介绍。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该县每学期都组织优质课评选、基本功比赛,为教师搭建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我们倡导每位教师具备一项艺术特长。”德州市石芦街小学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充分发掘校内教师的艺术特长开设课程,比如语文教师同时教授书法课程,实践效果良好。

此外,德州市部分学校还向外拓展教学资源,寻访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邀请传承人定期到校授课。“很多民间艺人非常乐意到学校授课,看到有这么多孩子学濒临失传的手艺,他们特别开心。”武城县老城镇南屯小学校长姜宪军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杠舞传承人崔镇江是武城县老城镇南屯小学的“名誉教师”,每周他都要走进学校向孩子们传授技艺。

在乐陵市,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鼓子秧歌被列入了奎台中学的体育选修课;在德城区,教体部门和文旅部门合作,将剪纸、京剧、面塑引入德城区中小学校。此外,德州许多学校还与艺术院团高水平教师、专家“结对子”,借助专业力量强化美育师资。

非洲鼓、口风琴、葫芦丝……现在,每一个到德州市湖滨北路小学的人都会惊叹,这里的学生个个“身怀绝技”、自信阳光。这所小学之所以能将美育深深“扎”进校园,得益于当地美育育人条件的改善和评价机制的改革。“德城区新建中小学都要配建合唱室、舞蹈房、古筝室、书法室等专业的艺术教室,一改过去艺术教室不足只能轮流使用等状况。”德城区教体局局长徐洪鑫介绍。在此基础上,德城区在全域开展艺术素质测评,测评内容涵盖课程教学、艺术活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艺术素养抽测成绩显示,学生各项能力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

德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焕程表示,未来美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将更加全面,学校美育工作开展情况、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发展情况等,也应作为考核学校、教体部门和地方政府工作绩效的一项重要指标,进一步促进美育与学生“美遇”。

《中国教育报》2022年04月18日第3版

标签: 一次与学生的美遇 meta name=descrip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