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手机禁止带入课堂
2021-03-02 13:49:3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
听新闻

今天(3月1日)开始,全国中小学陆续开学。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新学期新政策:中小学手机禁止带入课堂

今天北京市中小学全部开学,北京市教委提出从本学期开始手机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校内要设有统一集中保管学生手机设施设备等要求,同时还提出要因地因校制宜研制切实可行的校内学生手机管理制度。 寒假期间,在北京市丰台第二中学,已经通过学生会、家长在线征集等多种渠道,就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管理进行讨论,目前已经形成《丰台二中学生手机使用须知》。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中学校长 何石明:一拿到这个须知,孩子知道我手机带不带,什么时候可以用,什么条件带,带了要具备哪些手续,不带的时候学校给我提供哪些方便,家长在家里怎么做,都很详细很具体。

据介绍,目前北京市各个学校已经有一些实施方案,为了实施更人性化,从这个学期开始将对不同年级班级提出不同的规定。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王殿军:在清华附中我们采用的是都交给他们(学生)自主管理,也就是说可能一个班级他(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他(学生)会制定班级管理手机的公约,大家讨论应该怎么样合理使用手机,我们班应该怎么做。

除此之外,记者在采访中还注意到,很多学校将“电话手表”设备也纳入到校园管理规范内。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德育副校长 谭雪涛:跟手机的管理规定是一样的,因为学校里我们给每个办公室和楼道都配备了相应的电话,还有我们老师的一些通讯办法,所以家长要想找到孩子,或者孩子联系家长,在通讯上是没有问题的。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李奕:我们实际是分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需求,以及我们教育供给侧结构的改革,年龄越低可能我们切割的应该更清楚让他远离手机,可能年龄越高我们的管理方式越需要更加科学。需要疏堵结合,帮助孩子学会管控,其实比简单的“一刀切”不许接触,要更有价值。

各地管理措施更加细化 操作性更强

教育部此次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是为了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知在明确提出“手机禁止带入课堂”的同时,要求学校要细化管理措施,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或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为此,各地也在探索制定操作性更强、更符合学校管理实际的具体办法。

山东省虽然在2018年就已通过地方立法,成为全国首个以法规形式禁止中小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带入课堂的省份。但在今年春季开学之际,又进一步推出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等规定。

在江西南昌,新学期通过讨论形成班级公约,实施班级统一管理,实行禁止学生携带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进入校园的规定,并加大监管力度,同时还针对学生手机进校园、进班级,带来哪些问题,把这些问题交由师生家长共同梳理,形成共同的认识,同时,师生家长共同探讨化解问题的办法。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十七中学校长 谢俊:当然后期我们也会通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能理解这项政策的落地。特别是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就会摸排已经有手机上网的或者手机游戏成瘾的孩子,这方面具体的沟通,让他们正确地去理解,确保我们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在山西长治则推出电子学生证,目前全市160多所学校,超过12万学生使用,不仅可以实现亲子通话,还能及时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到校情况,当孩子遇到危险时特设的“SOS”键也能一键报警。

山西省长治市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 董茂才:单纯地利用堵的办法,学生的这个反感度比较高。我们采用堵和疏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学生使用电子学生证,在学生和家长自愿的基础上,电子学生证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和家长与学校、老师之间的沟通问题,也可以在学生管理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规范学生使用电子产品要求2018年已提出

关于在校学生如何更健康、更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各界一直在探索中。早在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已经首次提出要规范学生使用电子产品。

《方案》中分别在使用方式和时间上,对学校和家庭提出要求,要求学生科学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在家庭中,要求家长陪伴孩子学习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不超过15分钟,以学习为目的的,也要控制在30—40分钟之内。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王登峰:从2018年印发八部门的防控近视的文件以后,各地都采取了非常行之有效的措施。到2019年的时候,我们整个的近视率下降了3.4个百分点。但是2020年的疫情应该说很多学生是居家学习,通过在线学习,大量的使用电子产品,所以视力的下降又变得非常明显,初步统计大概增加有10个百分点左右。

在今年的春季开学前,教育部再次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 吕玉刚:这一次教育部出台的手机管理通知,坚持柔性管理与刚性要求相结合,提出了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的这样一个明确要求。同时要求学校要提供必备的手机统一管理的装置,同时还要求学校的老师,不得通过手机来布置作业,也要求学校和家庭要加强沟通联系。

持续推进校园手机管理背后的思考

从2018年教育部首次提出禁止手机带入校园到今天,时隔两年,为何再次强调要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手机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来看记者的调查。

尽管很多中小学生表示手机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于查资料、寻找课件、观看教学视频等。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智能手机功能众多,中小学生自控力较差,不少学生使用手机的航向经常“跑偏”。

记者:你每天用这个手机都干嘛呢?

山东省济南市小学生:打着学习的名义看短视频。

江西省南昌市初中学生:看手机肯定是跟学习没有关系的,肯定更有趣。

山东省济南市学生家长 刘耿:一开始是为了让他学习查阅资料,但是发现他查着查着就去看纯娱乐性的东西,家长肯定会生气的。

记者发现,被采访的大部分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是用来休闲娱乐,不光背离了学习的初衷,使用时间也很难控制。

江西省南昌市初中学生:我玩手机的时候,本来约定的一个小时,但其实我可能会玩一个半小时。只要有了手机,我看视频的时候基本上就不会管时间了。

江西省南昌市初中学生:其实不大能克制得住,比如说晚上写完作业,放松一会儿,就想看一些小视频,一看就9点钟看到11点多钟了。

据了解,许多中小学生家长给孩子配置手机初衷是为解决上下学出行安全、了解在校学习状况,然而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又是怎么样呢?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十七中老师 谭笑:以前我们虽然也有一些措施,让他(学生)把手机交上来,但总有孩子会控制不住自己,就把手机偷偷地藏起来,在体育课、课间或者自己不想听的课的时候偷偷地拿出来,只要他玩,同桌就会相互看,非常打扰他们的学习。

出于学生成长健康的多重考虑,教育部门持续推进手机校园管理。两次出台关于学生手机管理规定。我们注意到,《规定》不但要求学校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外,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也要起到一定的作用。

山东省济南市学生家长 刘耿:我们家长还是支持的,因为他们没必要带手机去,非得进学校里面联系,而且孩子带手机,其实有的时候它是弊大于利的。

山东省济南市学生家长 韩翀:在学校你带手机没有必要,带进学校就相当于带一部游戏机进来,可能全班都会受影响,所以说我认为手机不进校园是正确的。

未成年人过度使用手机造成危害不可逆转

有调查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未成年人首次接触网络年龄不断降低,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到78%,首次接触网络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6—10岁,其中大多数是通过手机开始接触网络。

据介绍,由于未成年人的身体处于迅速成长发育阶段,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用眼负担大幅加重,使得近视率快速上升。来自教育部统计的数据,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0.2%,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近视率为56%、初中生近视率为71.6%、高中生近视率超过9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鲍山学校初中部政教负责人 寇延文:现在孩子视力下降,其实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过多地使用电子产品。

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前列,医学专家指出,近视呈现低龄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未成年人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除了造成高发近视外,还有更多的疾病隐患随之而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 付晶:我们还发现了一种疾病在近几年也变得多了,那么它也是一种斜视,这种斜视是一种内斜视,它发生的年龄我们现在发现小的有5、6岁,这种斜视对患者的最大的困扰就是看东西始终都是有双影,会严重地影响他的生活学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 魏文斌: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或者是更小的小孩过早使用了电子产品,在社会上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手机、平板电脑是一个“电子保姆”,让我们应该有的远视储备过早的消耗了,然后过早的进入了近视状态。所以等到他上学期间,学习任务比较重,同时又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户外活动,所以近视的发生越来越重,所以就形成了恶性的循环。

过度使用手机除了对未成年人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外,通过手机上网进入虚拟的网络世界,如果未加引导、限制,容易使未成年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出现问题。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王殿军: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然后让它真正成为我们的帮手,而不是成为对我们学习和生活、健康造成损坏的一个工具,这本身我认为就是一个教育的内容,是很好的一课,我们必须把这一课上好。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