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入职培训的“幌子”,却诱导大学生签下数万元的网贷,事后还声称要向维权学生“索赔”。1月10日,济南时报·新时报以《想入职先办2万多网贷当培训费?多位大学生疑被“套路”》为题,报道了众多在校大学生向济南市历下区好学教育培训学校(以下简称“好学教育”)维权一事,引发全国网友关注和讨论。然而,对于“培训贷”这一行为,好学教育负责人坚持认为没有任何问题,学生都是自愿签订的合同。之后,有多位维权大学生因不堪压力,选择重新缴纳了7854元解除合同和网贷。11日上午,新时报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已对此事展开详细调查。
有学生赔偿7854元解除合同
“学校负责人威胁说要起诉我们,还说到时候一分钱都不退,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自认倒霉。”10日下午,好学教育学员杨天(化名)告诉新时报记者。杨天是山东某职校的大三学生,去年软龙(山东)数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到学校招实习学生,他跟几名同学一起报名实习,却被“忽悠”参加好学教育的培训课程,并通过办理网贷缴纳了23800元的培训费。事后,他跟同学察觉事情不对劲,找到好学教育负责人乔某,要求解除培训合同和网贷,不但遭到对方拒绝,甚至还被对方威胁起诉索赔23800元的经济损失。无奈之下,杨天和同学重新与好学教育签订了一份《培训合同解除(退学)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显示,杨天属于“个人原因”无法继续参加培训,提出退学申请,按照原培训合同约定,解除合同所产生的违约金及课时费和线上课程服务费等由杨天承担,折合共计7854元。在结清上述费用后,杨天与第三方平台“小恒钱包”签署的分期付款协议由好学教育负责解除。“钱虽然交上了,但好学教育说还得至少三个工作日才能解除网贷。”杨天对此仍然有所担心。
对于给学生办理“培训贷”一事,好学教育有何最新解释呢?10日晚,好学教育负责人乔某主动联系新时报记者,坚持认为学校没有任何问题,从来不弄虚作假。“我们做的培训没有错,学生做贷款也没有错,都是在完全告知学生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选择的。合同是维护双方利益的,如果我们教学质量不好或者其他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就业,我们承担所有责任,如果学生中途违约就要按照违约条款处理。这件事情我相信会翻转的。”
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新时报记者了解到,像好学教育这种“培训贷”的情况不是个案。以2019年教育培训投诉为例,教培行业2019年全年的投诉量高达1.9万,被投诉问题包括退费难、诱导消费和贷款问题等。其中,通过贷款等方式进行预付式消费问题成为重灾区。中消协投诉部工作人员表示,在培训市场采取这种所谓的消费贷或者培训贷的形式,一旦这种不良的培训机构倒闭或者跑路,无法继续履行培训义务,但是消费者那么多贷款仍然还需要进行偿还,就给消费者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山东泉运律师事务所吕洪利律师分析称,培训借贷合约必须建立在两大前提上,一是学员充分知情,二是要有事先审慎筛选的审查机制,学员具备基本的还款能力是必选项。然而,不少培训机构在劝说学员分期付款时,通过诱导或故意隐瞒等方式,造成学员误以为只是和培训机构签订分期付款的错觉。培训机构如果在具体操作时不满足上述两大前提,本身已构成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学员是可以要求解除合同的。“同时要提醒学员们提高防范意识,审慎选择培训机构,鉴别培训机构是否具有资质,了解其办学形式以及公司规模,所聘教师是否具备国家规定的任教资格和学历要求等。此外,一定要详细看清楚合同内的内容后再签字,不要轻信对方‘免费培训’‘不满意包退’‘轻松还款’等口头承诺,谨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高利息网贷。”
11日上午,新时报记者致电相关部门了解情况,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接到学员和家长举报后,第一时间对好学教育展开调查,会尽快将调查结果予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