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总局叫停电商补税!5000万电商从业者终于长舒一口气。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关于优化税务执法方式严禁征收“过头税费”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各级税务机关不得组织对某一行业开展多年期、撒网式的风险推送和自查补缴税费。
这一声令下,相当于直接叫停了此前个别地方税务部门的做法!
电商圈炸了!补税查到三年前
前不久,一些地方税务部门向网店推送“风险自查提示”,要求商家自查3年以来存在的税务漏报问题,并补缴税款。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的商家,瞬间就炸了锅,“要撑不下去了”“补玩即破产”“行业洗牌”等言论纷纷涌现。
要知道,网店商家采取线上方式经营,真实的销售收入数据除了商家本身,也只有平台掌握,而上报税务部门的销售收入,往往只涉及开发票的那部分收入,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基本上不会要求商家开发票,这也就会产生很大差值。
大数据的威力,从没有哪一刻比现在还可怕!
根据地方税务部门发送的通知来看,不管是冲量、退货,还是刷单,只要有交易记录的全部被统计在册,都要补齐税款和滞纳金。
电商行业发展多年,相关税务制度一直处于空缺状态,再加上政策也一直向其倾斜,所以之前电商从业者基本上都没缴过税。
正是因为不用缴税,也不用考虑实体店高昂的租金和人工费用,所以网店基本上都是薄利多销,比起线下,网购的商品价格明显更低。
《电商法》的威力,彻底爆发
2019年,新的《电商法》正式执行。其中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并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在首次纳税义务发生后,应当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请办理税务登记,并如实申报纳税。
而且其中有一条规定很重要: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记录、保存平台上发布的商品和服务信息、交易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商品和服务信息、交易信息保存时间自交易完成之日起不少于三年。
“不少于三年”,恰恰是地方税务部门要求电商自查三年问题的依据!
在2019年之前,做电商的一直都觉得缴税这件事离自己很远,还有人漫不经心地表示,天塌下来还有个高的顶着,甚至有人说,不会一杆子打死所有人的。
但残酷的现实很快到来,2019年初新《电商法》正式落地,许多人陷入恐慌,但随后又发现,好像执行力度并不狠,自己的生意几乎没受到影响。
直到最近,一则“风险自查”推送,彻底让网店商家慌了神!
缴税对电商行业的改变,体现在消费者身上就是涨价。首先,商家经营成本会提升,以前电商价格低廉的优势,必定会受影响而渐渐趋弱。
其次,小商家的生存空间会被进一步挤压。以前和大品牌竞争时,小商家还能依靠低价,但如果小商家成本上升,品牌认识度和流量势必会被大品牌抢走。这样或许会导致小商家越来越少。
网店收税糊涂账,到底该不该追缴?
网店收税这件事,其实一直都是笔糊涂账。
虽然在大众认知里,依法纳税是所有经商者都该遵循的规则,电商不该成为特例;但正如你我所看到的,很多网店压根就没交过税。
对于那些一直没交过税的商家来说,一次性补上几年的税,再加上滞纳金,基本上是查谁谁死。毕竟,消费者喜欢的网店低价产品里,根本就没有算上税费这部分成本。
但如果不处理电商缴税问题,对那些照章纳税的店主和商家来说,就显得非常不公平了,在竞争中,线下缴税商家也会处于不利地位。
对此,大部分网友的建议是“一刀切”,从即日起开始缴税,前边的既往不咎。
国家税务总局的《通知》,也算是救了不少网店商家于危机之中。
国家税务总局明确提出,要主动适应新经济不断发展的新要求,持续完善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和管理服务措施,大力培育新兴经济增长点。
同时,继续坚持包容审慎的原则,不得专门针对某一新兴业态、新型商业模式,组织开展全面风险应对和税务检查。
国家税务总局提醒称,各级税务机关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不能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不能用泛泛的方法解决个性化的问题。
最让电商从业者安心的是,国家税务总局还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坚决不搞大规模集中清欠、大面积行业检查,坚决禁止采取空转、转引税款等手段虚增收入。
疫情至今,电商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是在年初线下集体关门闭店一片萧条时,线上网店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也为很多滞销农产品打开销路。
不得不承认,疫情大环境下,电商成为经济复苏的一大动力,严查之下,难保不会导致行业崩溃。
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付出的代价。虽然这一次很多电商从业者躲过一劫,但缴税这件事,终究还是逃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