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经历了疫情之后,再度分化,这对于房地产的消费对象来说有两种意义,一方面是买不起,需要房子的人买不起房子。另一方面是卖不出,希望通过投资房产赚钱的人,房子拿在手里不能变现。与此同时,我国的80、90后人口红利时代也即将过去,预计未来二十年,将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房地产谁来接力,市场如何发展成为了关键问题。有专家表示:除了稳定房价之外,还要从多个社会福利及配套着手,才能让未来的年轻人愿意购房。
未来房价的走势,受人口年龄、收入、教育层次,关键是适婚人口数量的影响较大。据相关统计:2022年前后,预计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全国总人口数量的14%。如果以60岁为老龄人口的年龄标准,2025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5亿,这个数字看起来相当沉重。
一个城市的发展受人口数量、净流入人口数、人均GDP、年龄段等因素的发展制约,如果这些数据处于良性增长,那么房价毋庸置疑会持续上涨;如果这些因素持续走低,房价必然下跌,所以近几年很多城市都推出了形形色色的落户政策,目的就是维持城市净流入人口比例。
但是,人才的流入与城市的高房价、高生活成本与经济持续低迷造成的低收入相互矛盾,再加上近半年来的疫情影响,我国的整体虚拟经济与房地产经济向实体经济、制造业转型仍处于初级阶段,于是价格泡沫越来越大。
各大省会城市目前还有奇怪的现象,很多月收入在城市当中属于较高水平的人群,仍觉得凭自己的力量买房是遥不可及的愿望。而高物价、高生活成本又使很多适婚青年每个月入不敷出,个人存款率较低,可以说凭自己的力量存够首付都比较困难,更不用说以后几十年里每个月还要负担的大额房贷。
经济虽已逐渐复苏,但这次持续近半年的疫情对各个行业的不良影响还在持续,服务、零售、餐饮等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而近些年我国经济平均每年6%的增速,使得近些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大增,他们是疫情期间受冲击最为严重的人群。而这部分人群,大部分处于适婚年龄,他们是房地产市场中“刚性需求”的很大一部分消费群体。
有专家表示,居住是人民的基本需求,只有房价稳定,老百姓生活安稳,社会才能稳定发展;另外,政府还要从多个社会福利及配套政策面着手,才能让未来年轻人愿意购房,让房市有人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