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17年秋季新入学的初中一学生将面临“新中考”!
2020-12-04 13:28:15 来源:上学帮
1
听新闻

17年秋季新入学的初中一学生将面临“新中考”!

今年9月,绵阳市教育出台了《绵阳市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新中考”招生录取模式可以概括为:“一依据、一参考”,依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新方案与目前我市实施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案相比,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录取计分科目和分值、中考志愿填报、招生管理规范等方面内容均有变化。

变化一:所有科目全覆盖,共15门

此次新方案,将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认定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程度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案将《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所设立的15门科目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根据学科特点,学业水平考试分为考试、考查、考核三种方式。

语文、数学、英语(含听说能力)、科学(物理、化学)、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历史,开卷考试)、生物和地理。

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技能。

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新方案对于考试内容、时间等也作出明确要求。

变化二: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根据新方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衡量初中毕业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的依据,也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参考。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按照《绵阳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变化三:中考总分调整为900分

此次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考录取计分科目和分值的变化。

2020年起,中考满分为900分(不含加减分),录取计分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听说能力)、科学(物理、化学)、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历史)、生物和地理、艺术、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技能。所有科目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按不同的系数折算成中考录取分数。

与现行政策相比,具体有以下变化:

变化四:中考志愿填报有变化

2018年起,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市内招生实行统一填报志愿。这意味着民办普通高中市内招生同公办普通高中一样,由全市统一组织,不再单独招生。

志愿填报时间

2018—2020年实行考前填报志愿,原则上在4月进行;

2021年起(即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实行考后填报志愿,与高考保持一致。

志愿批次

普通高中志愿分为五个批次,每个批次只能选择1所学校填报,最多可填报5个志愿(包括民办普通高中)。

变化五:招生管理更加严格规范

新方案从招生计划、志愿填报、招生行为、学籍管理、招生收费等方面对我市招生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公办、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均实行计划管理。坚持和完善优质公办普通高中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制度,将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以50%以上的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并向农村初中、民族地区初中、城市薄弱初中适当倾斜。

新方案明确要求,考生及家长应慎重填报志愿,尊重志愿,履行志愿。

考生所填报的普通高中志愿一经录取,其学籍只能注册到录取学校,不得更改录取学校到其他学校就读;普通高中学校(包括民办学校)也不得擅自接收已被其他学校按志愿录取了的学生。市教育和体育局将严格按录取结果注册学籍,实现录取与学籍注册无缝衔接(录取即生成学籍)。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