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烧饭用的是柴火灶,烧火有技巧还要掌握火候。”第一次体验烧柴做饭的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八(六)班学生朱樟瑞曦说,烧火做饭太新奇了。4月16日,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七、八年级学生,来到光谷有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参加劳动实践活动。
刚踏入基地,同学们便惊呼起来,田埂、池塘、绿洲、密林次第出现在眼前。有学生说,一下子就唤起了脑中关于稻田和乡村的记忆。“嗅着大自然的香气,我们对今天的体验活动充满了期待。”
该校八年级主任李文俊介绍,八年级全体学生在老师们的组织下,通过乘坐地铁这种绿色出行的方式,来到这里进行一天的劳动实践活动,体验生柴火灶、切菜、配菜、烹饪、烧烤等生活技能。
340余名学生分散开来,一部分生火、一部分配菜。第一次体验烧柴做饭的八(六)班学生朱樟瑞曦,一开始焦头烂额,被烟熏得直打喷嚏,灶膛里的火却总是熄灭。在基地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知道烧火有技巧还要掌握火候,柴烧了一半后要打横。有些学生烧火时,还想起了自己在农村老家生活的爷爷奶奶。“下次回乡,要帮爷爷奶奶一起做饭。”
该校八(五)班学生朱若萁是个“厨艺高手”,虽然是第一次用灶台炒菜,依然不怯场。在灶台前,她熟练地切好配菜、配料,把油倒入锅中,油温起来以后,将肉丝倒进锅里翻炒,动作娴熟。朱若萁说,在小学的时候,妈妈就开始教她学做菜,疫情期间,待在家里的她除了上课,绝大多数的时间也贡献给了烹饪。“我妈妈手艺很棒,我也学得很有趣,妈妈说,掌握基本劳动技能,能照顾自己很重要。”朱若萁和同学们一起“打配合”,青椒肉丝、黄瓜炒香肠、酸辣土豆丝等家常菜一一出锅,孩子们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很满意,“除了有劳动的汗水,还有大自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