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工科的惊涛拍岸化为润物无声,把思政课的轰轰烈烈变成扎扎实实
2020-12-16 13:28:44 来源:新华网
1
听新闻

日前,在第十一届新华网教育论坛“2020·CIP教育创新大会”职业教育专场中,全国人工智能职教集团秘书长、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综合研发创新中心主任盛鸿宇发表主题演讲,分享虚拟仿真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

谈起思政教学的心得和经验,盛鸿宇说:“提质培优,内涵建设非常关键。对一线老师来说,课程思政是要入脑入心的东西,所以我们把‘软’的和‘硬’的内容都融入到课堂中。”具体怎么“软硬”结合呢?盛鸿宇说:“比如说软件工程专业,我们设计了一个很好的案例,叫做郑和下西洋,通过图形识别、智能算法以及控制,在家里就可以用摄像头走一遍丝绸之路,了解历史。”

“再如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我们把虚拟仿真软件化、桌面化。今年由于疫情直接影响到了现场实训,于是我们就考虑了线上仿真。虽然大的机械手臂受条件限制做不了,但是学生可以在计算机里做很多有意思的小项目,比如在大学生孝道教育中,我们就让孩子们通过机械手臂写一首《游子吟》。这既解决了疫情期间的教学难题,同时又保证了教学质量,还能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甚至参加到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中去。”

“把新工科的惊涛拍岸化为润物无声,把思政课的轰轰烈烈变成扎扎实实。”对于课程思政的育人初衷,盛鸿宇这样总结道。

“我们要考虑到三年后学生毕业时候的就业环境。现在更多学生关注第一份工作,我们作为老师,作为讲台上的守护者,更应该考虑到他的最后一份职业,更应该思考能不能让每一个学生毕业后都能够生根,能够守护住他们的那份职业。”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