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他相信的只有我,就算再难,我也不能放弃他。”在许多人看来,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就像一颗深埋的定时炸弹,不知何时会爆炸。而在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气信息系,有一位年轻的辅导员刘丽,她用真情和真心照亮学生内心,深入隐秘的角落,帮助曾换过4次寝室的“刺猬”学生重新融入集体,不管多困难,她都不愿放弃一个学生。
近日,第九届湖北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暨2020年湖北省高校辅导员育人故事分享会举行,刘丽获得湖北省高校辅导员育人故事分享会二等奖。
分不清玩笑或关心
“刺猬”学生问题重重
“回忆起当辅导员的8年时间,让我第一个想起来的是他,最放心不下的也是他。”学生小远是刘丽半路接手的一名学生,2013年,小远(化名)转专业到刘丽班上,让她没想到的是,这名看似沉默寡言的“理科男”,很快在班上四处“点火”。
刚入住新寝室一个月,小远向刘丽抱怨新室友作息不规律、影响学习,刘丽为小远换了寝室。可没过多久,小远的三名新室友一同找到她反映,自尊心极强的小远,分不清同学的关心或玩笑,常常因此大发雷霆。通过走访学生和科任老师,刘丽才意识到,小远与其他学生有些不同。“同学不管说小远什么,都被认为是针对他,课堂上老师与他探讨问题,他也会觉得老师指责他。”半年时间里,小远换了4间寝室,甚至在换最后一间寝室时,刘丽差点选择放弃。
因无法与其他同学和睦相处,在第三次调换寝室时,刘丽为小远申请了一间因检修空置的单间。但新学期开学,看到自己的寝室即将住进新生,心急的小远居然对着想进宿舍的新生和家长大声喊叫,新生和家长望着小远目瞪口呆。刘丽气不打一处来,心想不再操心这个“刺猬”一般的学生。可当她看到已经放下凳子,用眼神渴求帮助的小远,刘丽的心又软了。
“小远性格暴躁的原因,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刘丽说,小远的父母从小对他的要求较高,总用打压的方式教育孩子。长期以往,小远就展现出极强的攻击性,听不得任何质疑。
时常关心走进内心
让暴躁的他敞开心扉
最初,态度傲慢的小远不太搭理刻意接近他的刘丽,甚至还会说出一些不尊重老师的言语。但刘丽却收起脾气,对小远多加关心照顾。
两人关系第一次出现缓和,是在刘丽为小远换单人寝室后。开始查寝时,两人没什么话题,不过随着看望的次数越来越多,小远也对刘丽敞开了心扉。从指责过他的老师,到一直严格要求他的父母,小远每天对刘丽都有说不完的话。关系缓和后,刘丽再来到小远宿舍,他还会拿起吉他,为刘丽弹上几曲。
后来,每当小远遇到不开心的事,刘丽都会及时劝导安慰。渐渐地,刘丽再也没有接到同学和老师对小远的“投诉”。进入大四,小远渐渐融入正常生活,还在小提琴班交到朋友,刘丽由衷为他感到高兴。
尽管已经毕业好几年,但直到现在,小远一家还经常与刘丽分享近况。每一次工作变动和升职,小远和父母都会向刘丽“报喜”。
辅导员不止引导
还要善做学生的倾听者
在刘丽看来,辅导员是个“良心活”,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注定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个性。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刘丽的杀手锏是见招拆招。
2016年,刘丽班上有位学生主动找到她,因基础较差想要退学。刘丽就为他私人订制了一套学习方案,在帮助学生做学业规划的同时,还安排班上的党员同学对他一对一辅导。后来,这名学生不仅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还顺利考上家乡的公务员。
“我从来不要求学生完美,但我告诉学生为人处世的底线是善良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社会。”刘丽说,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行为引导,更需要的是倾听,只有听到他们心里的声音,才能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为什么会出问题。
“刘老师不仅是一名老师,更像我们身边的朋友。”在学生们看来,刘丽是“亦师亦友”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