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介入子女生活的程度该有多深?
2020-11-30 08:15:13 来源:北京青年报
1
听新闻

最近,笔者读到梁漱溟先生的一篇文章《先父所给予我的帮助》,让我不禁思考父母究竟该如何介入子女的生活?或者说父母介入子女生活的程度该有多深?

梁先生在文中说起他从小学起,一直到在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工作时止,“几乎想不出一个积极的最大的能给我帮助的人来”,因为在这期间,无论是在思想学问方面,还是做事行为方面,他都是自觉的、“主动的”,而不是在别人强迫下或劝诫下生活的,他不“承受于人”。这种我们今天称之为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品格的养成,梁先生认为主要得益于其父亲梁巨川先生的消极“帮助”。

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在清末民初时期,虽然整个社会依然沉浸在“父为子纲”的礼教空气中,但梁父却能对儿子认准的事情不干涉,“除了先父之外,我没有看见旁人的父亲对他的儿子能这样的信任或放任。恐怕我对于我自己的儿子,也将做不到。”

梁先生在文中列举其父对他“不干涉”的三个例子,而这三个方面,别说发生在一百多年前,即便是在今天遇到这样的儿子,想必许多家长也要“炸毛”。

其一是在梁先生中学毕业时,他一方面要参加毕业考试,另一方面却正是辛亥年闹革命的时候。梁先生在1911年就已经加入了同盟会京津支部,中学毕业后即任京津同盟会《民国报》的编辑兼记者,也就是他所说的“毕业后便跟着跑革命”。对于他的不想去升学,梁先生的父亲是“完全不督促,不勉强”。

其二是关于梁漱溟先生的思想或三观问题。按照他自己的分析“先父的思想与墨家相近,可说表面是儒家而里面是墨家的精神”。而其时梁漱溟的思想已转向了佛家,所以整天买佛家的书来读,不仅如此,他还要践履佛家的主张,要“出家,茹素,不娶妻”。梁父的做法只是表达了他自己不愿意、不喜欢的意思,但完全不加干涉。梁漱溟先生后来成为佛学、印度哲学领域研究方面的大家,与其父的“放任”、宽容及由此而来的自由思考不无关系。

其三讲的是一件中国的父母通常“非干涉不可”的事情,那就是梁先生早年所抱定的“不娶妻”的信念。对于梁家来说,梁漱溟先生说他们是两兄弟,其兄虽已结婚十年,但还没生儿子,所以梁先生的责任就很重大。但梁父却告诉他“还是以自己的意思为主”。

今天我们做父母的,普遍都喊教育子女太累,究其原因大概是我们介入子女的生活太深的缘故。梁先生所反思父亲对他最大的帮助,就在于不干涉,不作为,也恰恰正是这一点,才给了他足够的空间,让他自由地成长。事实上梁父所遭遇的问题,我们今天的家长也都曾碰上过,但有谁能真正做到放得下、完全不干涉呢?

比如说在学业上,升学过程中的选择就会让父母子女之间冲突不断。笔者曾在课堂上做过一些小型调查,问及学生之所以选择法学专业的原因,多数学生的回答是父母给填报的志愿,至于自己对法学则是几乎没有感觉的。不仅是所学专业,甚至是报考哪所学校、读大学要不要“出省”,都要由父母来拿主意。至于说大学毕业后,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读研读博,也大多由父母说了算。这种由父母规划的人生,几乎是从出生后就开始的,从幼儿园,到为了择校而购买学区房,课外的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等等,家长们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都在忙于“打造”一个优秀的学霸。

至于梁先生提到的天下父母“非干涉不可”的婚姻大事,今天的子女们则更有发言权。每年春节时各种因父母“逼婚”而租男女朋友的事,虽属特例,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子女们的无奈。对于父母来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乃天经地义之事,如果“岁数大了”仍孑然一身,就可能被归入另类。其实,当代年轻人可以选择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有缘分能结婚的,无须父母去操心;无缘而硬要撮合的,最终可能酿成家庭的或人生的悲剧。

据梁先生说他父亲很不喜欢佛家,但在梁先生“不娶妻”之事上,倒是表现出了佛家的“一切随缘”。直到后来梁先生真的放下执念,娶妻生子,儿孙满堂时,也都是“以自己的意思为主”,过自己选定的人生,才是符合梁父教育理念的。

其实,无论是在未成年或成年的阶段,父母都不宜介入子女的生活太深,要让他们有一定的成长空间,让他们有选择,甚至让他们有犯错的机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子女健全独立的人格,不至于在安逸的生活中迷失自己。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