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推进科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发展,成效初显
2020-11-16 11:32:35 来源:人民日报
1
听新闻

去年10月,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合署为一个单位,一年多来,推进科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发展,成效初显。

改革前,一学一研,虽各有特色,却力量分散。改革后,双方优势互补、资源互通,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成果应用等方面蹚出了新路子。

在山西,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是农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三农”的两个基本力量,一学一研,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农业技术人员。

如今,山西正在谋求农业转型发展新路,农大与农科院资源分散、同质建设,造成了农业科研资源配置的低效与浪费。去年10月19日,山西省委、省政府正式宣布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合署为一个单位,名称为“山西农业大学”,同时保留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的牌子,一个党委、一套班子。

合署改革大幕正式拉开。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确定了《山西农业大学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合署改革实施方案》的主导思想和四梁八柱,省长林武对新农大的改革发展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年多来,山西农业大学推进科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发展,成效初显。

优势互补

科研队伍更加强大

42岁的王斌是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研究员,今年他评上了硕导,招了第一名研究生。这得益于农大与农科院的合署改革。

过去,农大、农科院的科研团队虽各有特色,但力量分散。现在,农大的7个学院与农科院的9个研究所(中心)整合为10个新学院,人才、学科、研究所、实验室各种资源实现共享。

“如果不是这次改革,我至少还得5年才能当上硕导。”王斌说,受限于农科院的体制机制,只有少数研究员才有资格带研究生,如今,一大批像王斌这样的中坚力量加入硕导队伍。

“农科院不缺项目和基地,缺的是人,农大正好可以提供人才支持;农大注重基础性研究,农科院的强项是推广应用研究。双方优势互补,科研队伍更加强大。”王斌说。

改革后,农科院由公益一类变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科研团队可以与政府、企业合作争取社会项目,职工收入也大幅提高。

有了更多获得感,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以王斌所在的资源环境学院为例,从今年6月到10月中旬,4个多月时间,新增科研项目22项。

“农科院的环资所和农大的资环学院在土壤培肥与质量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盐碱地治理等方面有几十年的合作交流历史,整合后合作渠道更为畅通。”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党委书记陈斌介绍。

同样受益的还有农大师生。“现在,我们能在农大太原龙城校区的昆虫标本馆、农科院的果树所等地实习,丰富的实习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对选择未来发展方向很有帮助。”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大四学生郭鹏辉说。

校院合署改革以来,山西农业大学投入246万元,在大同、忻州、吕梁等市的8个地方专业研究所建设本科生实习实训基地。科研人员走上讲台,把科研新思维、新方法、新成果引入教学实践;青年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在实践中巩固学习所得。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