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西藏中学首次招收了来自7个民族的西藏学生
2020-11-02 10:20:00 来源:长江日报
1
听新闻

10月30日,武汉西藏中学举行运动会,各班学生们身着民族盛装走起方阵、秀出舞姿。记者看到,学生们的自编舞蹈把广场舞、藏族锅庄舞、街舞等融入其中,还有藏语Rap,“混搭风”创意十足。他们之中,既有藏族学生,也有来自西藏自治区的土家族、回族、蒙古族、门巴族、珞巴族、汉族等民族学生。这学期,武汉西藏中学首次招收了来自7个民族的西藏学生。

武汉西藏中学是湖北省唯一、全国首批内地西藏中学,也是全国最大的地方援建藏族学校。这个新学期,该校共有来自西藏自治区的766名学生,其中包括711名藏族学生、49名汉族学生以及门巴族、珞巴族、土家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6名学生。7个民族的学生在这里共同学习、生活,成为该校的民族教育新模式。

运动会的间隙,同学们围坐在操场上聊天、学跳锅庄舞。操场边的围墙上,绘有我国各民族习俗的代表画面。珞巴族女生次仁卓嘎向同学们展示她刚刚收到的民族服饰。这套衣服是她的妈妈和奶奶亲手制作的,腰上缀有4个用海贝串成的圆球。次仁卓嘎介绍,这样的圆球是珞巴族女性最常见的装饰,有专门的珞巴语名字。她告诉同学们,珞巴族人大多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随着时节种植青稞和玉米,也会翻过大山放牦牛。每逢过节,人们都会载歌载舞庆祝。

“我刚来武汉时,妈妈和奶奶很担心,每次打电话都会问我很多问题。”10月中旬,次仁卓嘎来武汉西藏中学读高一,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没有亲人的照顾,家人总怕她不能适应。在西藏中学生活的这半个月里,次仁卓嘎不仅已经习惯了校园生活,还和一位藏族同学、一位门巴族同学成了好朋友。“最近妈妈的问题少了,她放心了,也很高兴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土家族高一新生申鹏,5岁多时和父亲一起去了拉萨。在拉萨市第三中学读初三时,申鹏所在年级的两个汉文班约90名学生,除了土家族,还有回族、汉族同学,大家相处都很融洽。“我能感受到,各个民族的同胞都在为西藏建设而努力。”申鹏说,现在在武汉西藏中学结识的新同学,也来自不同民族。“我住的宿舍里就有藏族和汉族学生,班里还有蒙古族同学,大家都很快熟悉亲密起来,我们就是一个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家庭。”

为帮助各民族学生交流、交融,武汉西藏中学举办了丰富的活动。除了运动会、锅庄舞大赛等,每周二,同学们都会来到学校的文化艺术中心,参加社团活动。该校有茶艺、二胡、武术、戏曲等30多个社团,不同民族的学生们在学习、互动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在学校并不感到孤单。”门巴族女生德吉央珍说,很多同学因为她,了解了门巴族这个民族,大家学在一起、玩在一起、住在一起,挺开心的。对7个民族的学生,武汉西藏中学既一视同仁,也会尊重不同民族习俗,给予特别关爱。学校里有1名回族学生,学校特地聘请了会做清真餐的师傅,为这名学生单独准备饭菜。

武汉西藏中学校长黄宝源说:“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是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精神。这学期我们招收了来自西藏的多民族学生,大家共同学习、生活,更好地促进交往交流交融。”黄宝源介绍,学生进校后还要加强“五个认同教育”,还将带领孩子到武汉的自然景观、文博场馆、知名高校、现代企业等地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让7个民族的孩子都融入武汉、湖北,让武汉、湖北成为孩子们的第二故乡。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