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宣讲师 打通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020-10-16 07:52:42 来源:中国网
1
听新闻

第二届中央音乐学院•延安“10•15艺术节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艺宣讲师培训班将于2020年10月15日至23日在延安市举行。此次艺术节由中央文明办三局、教育部体卫艺司、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新华社全媒体编辑中心、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陕西省委宣传部、延安市委市政府、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

活动的主题是“贯彻党的文艺方针,用美育传承延安精神,用文艺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历时9天的艺术节将通过文艺精品力作展演、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讲师系列培训、音乐党课、美育大讲堂系列、美育实践教学及成果展示等活动彰显10·15艺术节的宗旨。包括13场精品力作展演、12场讲座、6个单元的主题研讨和实践等,共34场不同形式、内容的活动,将文艺精品奉献给人民,传播新时代、新文化、新思想,用美育助力新时代文明建设,用艺术助力脱贫攻坚。

文艺精品展演 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本届10•15艺术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近五年来中国艺术家的原创文艺精品带到延安的舞台上来,宣传和推广文艺高峰作品。艺术节将以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民族歌剧《呦呦鹿鸣》开幕,以同时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闭幕式。

10月15日晚上演的宁波市演艺集团带来的民族歌剧《呦呦鹿鸣》是近年来广受好评的甬产优秀剧目,以高远立意、精良制作荣获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该剧讲述了中国首位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宁波籍科学家屠呦呦知行合一、知难而上,将毕生奉献于中医药事业,最终发现青蒿素造福全人类的真实故事。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年份,本届艺术节以此作品开幕,也是向全国医务工作者们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致敬!

10月23日闭幕式将演出上海歌舞团带来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该剧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的中共上海地下电台发报员李白烈士的经历为蓝本,通过舞剧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把“谍战”的紧张情节、为了理想信念和民族解放事业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生动完美地呈现出来。向革命先烈致敬,向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献礼!

此外,艺术节期间演出的“峥嵘——杭州爱乐乐团交响音乐会”将呈现钢琴协奏曲《黄河》、交响诗《红旗颂》、贝多芬《第四交响曲》等中外经典作品。

文艺宣讲师 打通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重视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次重要战略部署,是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

文艺有着移风易俗,强化情感认同、思想引领的特殊价值。中央音乐学院始终不断探索如何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以文艺为抓手,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此次艺术节期间,中央音乐学将院携手延安市委市政府共同策划发起,联合中央文明办三局,教育部体卫艺司,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艺骨干量身打造首次全国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艺宣讲师培训班”,培训班开幕式将于18日举行。届时来自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负责同志、文艺骨干、志愿服务工作分管同志;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音乐中心各试点代表,以及延安市、志丹县、延川县、宝塔区,宁波市鄞州区、青海省化隆县等各县区(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办主任、音协领导或音乐艺术工作负责参加培训。

培训班以传思想、教方法、聚民心、明方向为目标,就如何用文艺宣传宣讲党的理论和精神,如何用新时代文艺创作引领时代风尚,如何用文艺培养时代新人等论题,结合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系列艺术实践活动,希望能更好的进行孵化、培育、打造有效的可持续的文艺志愿服务项目,厚植爱国情怀,传承红色文化,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来自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将以“延安精神及其时代意义”“回归初心致敬鲁艺——延安'鲁艺'在音乐上为我们留下了什么?”,以及“艺术振兴乡村的创新和实践”“如何用文艺打通最后一公里”“如何运用传统音乐传播新时代新思想”等为主题开展专家讲座,举行文艺宣讲师培训班分享交流会、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党课、红色史诗歌舞剧《永远的长征》、群众广场音乐会、“文明大篷车文艺轻骑兵”等活动,对新时代文艺宣讲师和活动参与者将是一个从理论阐释到“浸入式”艺术实践体验、工作经验分享交流等的全方位的培训。

艺术节期间,还将举办“用文艺打通最后一公里”——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群众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派驻延安志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青年教师田海元、李卓洋携手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共同策划的一台以民族传统音乐、结合腰鼓、漯河战鼓等陕北地区特色艺术的青少年音乐会。这将是一次“新时代宣讲师”教学成果的汇报,也为当地热爱艺术的孩子们提供圆梦舞台,同时也是将陕北传统艺术文化推向全国的展示。

美育实践以美育人,“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中国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美育是历届10·15艺术节的重要内容。此次美育活动将包括:美育大讲堂、美育示范课、火种计划、讲座音乐会、儿童音乐剧、快闪等系列活动。

“美育大讲堂”系列主题讲座有中国人民大学丛志强教授的“艺术改变乡村”,中央音乐学院章红艳教授的“且弹且谈——中国民族音乐的时代意义”,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陈欣若、刘怡恬的“用文艺创作传递新时代新思想”和琥珀四重奏的“合作的艺术”讲演艺术课堂等。

艺术节开始的前一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的师生们走进延安中小学,开展“班班有合唱,校校有歌声”的合唱教学活动,并于16日举行教学成果汇报演出。通过为期一周的时间,他们为延安中小学开启“音乐美育课堂”,让孩子们感受艺术之美,深化合作协作意识,增强凝聚力,并指导当地音乐老师学习和了解“合唱”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意义,如何融入“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

10月18日在延安大剧院戏剧厅上演的儿童音乐剧《七耳兔乐器王国大冒险》,由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专门为小朋友们策划创作,通过一个深入浅出的励志童话故事让孩子们感性地了解各样的乐器,培养他们对艺术兴趣。

传承创新音乐创作彰显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此次艺术节上演的“新时代·新民歌——中央音乐学院创作中心民歌作品专场音乐会”和“来自大山里的问候——民族音乐专场音乐会”两场风格迥异的音乐会,展现了当代中国中青年音乐家在创作、表演方面的强劲实力,是当代中国音乐家在践行10·15讲话对文艺创作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示方面的一个成果缩影。

18日晚举办的“新时代·新民歌专场”是中央音乐学院为更好地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内涵,积极发动中央音乐学院创作中心创作力量深入到各个地区,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歌、曲艺、戏曲、器乐素材进行再创作。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徐之彤、郝维亚、常平、董立强、郭小虎、刘思军、邹航、史付红等中青年作曲家将呈现《再唱山丹丹》《信天游永世唱不完》等17首“新民歌”;俞峰院长将执棒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与黄华丽、王传越、谢天、红都组合等15位著名歌唱家、延安当地歌手合作表演,用真挚优美的歌声抒发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将是一场融中与西、雅与俗、传统与现代的令人耳目一新的音乐会。

而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举办的“来自大山里的问候——民族音乐专场音乐会”则是一场品味民族民间传统音乐风韵到现代民乐精神气派的审美之旅,安塞腰鼓、芦笙舞等民间原生态音乐舞蹈与《卧虎藏龙》《十面埋伏》《民族团结颂》《我和我的祖国》《在那遥远的地方》《光明行》等广受观众欢迎的现代民乐作品争奇斗艳、美美与共,展现出我们民族音乐传统的血脉和当代新创作品别样气韵。

著名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于红梅,著名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章红艳将率领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的优秀演奏家与来自延安、毕节、大凉山、云南纳西等地区的民间音乐家同台表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场音乐会还邀请了来自青海化隆等国家定点扶贫地区的孩子们共同参演,让孩子们从大山里走出来,用音乐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用艺术助力脱贫攻坚。

此次活动的重要场次将釆用线下线上同步播放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感受我国当代文艺的繁荣,满足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播平台包括新华社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文明网、央视频、央视新闻、光明日报客户端、央音视频、央音哔哩哔哩等。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