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为何沉迷于手机屏幕社交?
2020-08-30 22:06:25 来源:光明日报
1
听新闻

【观察者】

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机不离手,“人机一体”,随时随地检查手机,已成为青年人的生活习惯。手机为人们提供了与家人、朋友进行远程联系的机会,为人们的娱乐、网络购物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让人快乐的东西,也可能会让人痛苦。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坐在你的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句话生动地反映了“低头族”人际交往的现状。低头玩手机,已经成为青年人日常交流的“范式”。在现实交往中,注意力时不时被手机吸引,谈话内容常被社交软件的叮咚声打断,现实交流互动质量越来越差。青年人日益沉迷于虚拟社交,不愿在现实中与人交往。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了手机屏幕社交的“巨人”,现实生活交往的“矮子”。

青年人为何沉迷于手机屏幕社交?一方面,人是群居的社会性动物,社交需求是人类五大基本需求之一。手机上的各种社交软件完美地迎合了青年人的社交需求。另一方面,心理学的强化理论显示,反馈越及时,快感越明显。一个搞笑的视频,瞬间就能让我们获得快乐;一个最新的“八卦”消息,立即会使我们产生“长见识”的兴奋;刚发的朋友圈就被众人点赞,马上会有一种“朋友遍天下”的成就感。这些令人愉悦的短视频、社交信息,会源源不断地呈现出你所喜欢的内容。为了眼前的快乐,我们会一直无休止地刷下去,直到精疲力竭,感到无尽的空虚。

事实上,不是你在玩手机,而是手机在压榨你。在这个碎片化信息过剩的时代,青年人如何避免沉迷手机,多与身边的人沟通,扩大自己真实的朋友圈?

首先,青年人在认知上要清醒地认识到,各种社交软件设计出来,就是为了黏住用户,让用户上瘾。每个火爆的社交软件,都是无数网络专家和团队精心设计的诱惑。正如一部纪录片《智能手机:阴暗面》所揭示的,技术公司为了让用户上瘾,会采取各种手段:利用人类的沟通认同需求,利用注意捕获现象,利用视觉线索误导,利用大数据为用户量身定制,利用不可预期的奖励,利用多重感官刺激等。在这些诱惑面前,人们很容易沉迷于手机屏幕社交。当你沉迷各种网络社交不能自拔时,请大声告诉自己:这些诱惑都是让你上瘾的“圈套”。

其次,沉迷手机的青年人需要在行为上做出积极的改变。可以试试关掉一些无关紧要的手机软件的推送消息,因为它精准的推送机制会瞬间抓住你的注意力。约会时,把手机放在包里而不是拿在手里,体验面对面情感交流带来的幸福,感受一下是不是比虚拟世界的随手点赞更真实。试试手机不上餐桌。餐桌上的手机,会使你忘记饭菜的美味,更会让你忽视对面坐的那个人。试试手机不上床。手机已成为青年人失眠的罪魁祸首。总是抱着手机上床,等于告诉大脑“床不是睡觉的地方”,失眠自然难以避免。在注意力需要专注时,启动手机免打扰功能,全心全意地完成当前任务。

无论虚拟世界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我们最终都要回到现实的线下生活。我希望青年人建立更有意义的社会连接,交到更亲密的朋友,尽量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让我们多些触动灵魂的交谈,少些泛泛的“点赞之交”;放下手机,走出虚拟网络,拥抱真实的生活;倾听亲人的话语,感受自然的美丽,与身边的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把时间交给自己。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