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樵山,百日称雄!”2月27日下午,南海中学2021届高考百日誓师大会隆重举行。南海中学校长傅陆根寄语高三学子说,“在我们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它是从成年向成才进阶的转折点,请坚信自己,只要你坚持理想,胜利最终站在你这边。”
锣鼓催人奋进,醒狮步步生威。将醒狮表演融入到誓师大会现场,鼓舞人心,勉励学子“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今年是广东高考综合改革落地实施的元年,广东省首次实行“3+1+2”考试,告别了以往的文理分科,为学生提供了12种选科组合,实施“3+1+2”方案,“二者必选其一”的原则使物理和历史两个学科的学习得到有效保障。据介绍,今年南海中学高三12种选科组合都开齐了班,报考物理和历史组合的考生人数比例约为7.5:2.5,其中物化生组合人数最多。
“已经身居学习高原上的同学,每前进一步都相当不易,每前进一步都值得惊喜,务必戒骄戒躁,稳扎稳打;尚处山腰亟待继续爬坡的同学,借助老师的力量、刷题的数量、晚修的质量,可以加快速度,尽早登峰;还在山脚徘徊起步较晚的同学,增长数十分乃至上百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你的第一任务就是下定决心迈出第一步,出发、出发!只要你肯出发,此刻都不算晚!”傅陆根说。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傅陆根为学子们打气说,高三最后一百天,大强度的训练已经开始,这样的日子肯定很苦,也会比较单调。但是每位学子要相信,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学会分解目标,从压力中找动力,在攻坚克难中焕发新气象,在只争朝夕中实现大跨越。
“静下来,铸我实力;拼上去,亮我风采!”现场,各班家长代表通过录制视频为高三学子加油鼓劲,鼓励孩子们阳光自信、心无旁骛。作为坚强后盾,学生家长全力配合学校工作,为孩子的备考冲刺提供坚实的保障。2020届南中校友从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全国各地的名校发来祝福和召唤:“我在大学等你!”
如果说高中生活是一场千米赛跑,那么此时,高三学子已经进入了百米冲刺的关键时刻。“奋斗一百天,拼搏一百天,创南中新辉煌!”在全体师生的见证下,南海中学的1000多名高三学子大声宣读誓言,既是对青春的宣誓,又是表年少的决心,用自信展示自己的朝气、勇气、才气,用誓言表明自己的信心、决心、恒心。
名师支招 学会统筹找准提分切入点
南海区骨干教师、南海中学数学科组长、高三数学备课组长钱耀周:
要实现百日冲刺备考更高效,一是要少一些幻想,多一些务实,少一些焦虑,多一些信心;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提分就得去改变!在这个越来越不能靠侥幸来促进成功的时代,你的未来只有自己来书写。
二是要学会统筹,找准提分的切入点,哪些知识自己理解起来并不难但又经常出错?哪些知识自己尽最大努力都不能做到?如果大家能在剩余的100天时间里,以这样的视野去统筹,一方面能理性审视自己,一方面还可以在有效的时间里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三是明确方向,质量优先。备考是一种体系,体系的完备程度需要质量来支撑,而备考的质量分为看书的质量、做题的质量等环节。如果你复习的内容不考,在考试的角度上看,就是“无用功”,或者你看的内容知识面涉及到了,可是具体的考点,具体的考法你却是模糊的,一样是无效的。
保持乐观心态勇敢面对困难
南海区骨干教师、南海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组长蒙锦红:
高三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对心理素质的锻炼。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各种困难。成绩提升不骄傲,总结经验。成绩退步不气馁,分析原因,在改进中不断前进。
首先是夯实基础、构建体系。高考试题是依托情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最后复习阶段,同学们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盘点,明晰自己的短板所在,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复习中做到有所侧重,备考高效。
在基础知识熟练扎实掌握的基础上,需要同学们按专题构建知识框架,把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打通,弄清教材目与目之间、框与框之间、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甚至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好逻辑起点,抓好核心问题,理清脉络线索,做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
其次是有效训练、提升能力。最后阶段复习常用的方法就是以试题为载体,通过精选试题的限时训练,进行题型归纳、方法比较、拓展迁移,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选择试题时要有针对性,不能盲目。最好选择历年高考题、经典的模拟题,题目质量较高,思维量大,有利于提升解题能力。其中经典高考题不妨多做两遍。
另外,需要归纳方法、总结反思。最后阶段复习的重要任务要构建模型,也就是在做题中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这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归类挖掘题目共性,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
同时还要注意,同学们做了大量的试题后,如果只练不反思,容易陷入低效的重复训练的境地。所以同学们需要分析自己做题情况,反思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存在漏洞或理解不到位,在哪些能力上需要提升,接下来有针对性地解决。只有这样,做题才更有价值,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