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如一家” 苏陕协作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
2022-11-03 09:25:39 来源:江苏教育报
1
听新闻

不久前,南通大学外籍教师Pedro和妻子王苏妍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陕西汉中的猕猴桃。奇怪的是,几乎每个猕猴桃上面都有小块霉斑,有些甚至已经腐烂,完全无法食用。

“这些猕猴桃都感染上了真菌病害。”王苏妍说。猕猴桃是汉中重要的经济作物,可是真菌病害传染强,根治困难,果农们因此损失惨重,苦不堪言。对此,王苏妍夫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尽快弄清这些猕猴桃的致病原因,两人立刻钻进实验室,从染病的猕猴桃上分离出一种真菌——黄曲霉菌,并着手开始寻找“解药”。

其实,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帮扶汉中了。作为长江经济带沿岸的两个重要城市,汉中和南通结为对口帮扶城市,双方借助苏陕协作大台相互合作,催生出一大批产业项目,现在“亲如一家”。

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年来,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许多教师都如王苏妍夫妇一样,不断从黄土地到盐碱地,从田地间到实验室,发挥专业特长,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这是袁隆爷爷的画像!”“快看!牛背上有个小仙女!”南通都市农业公园的试验田内,一群小朋友呼朋引伴,不亦乐乎。让他们兴奋的景象,是由紫色、黄色、绿色等不同颜色的水稻“绘制”而成的一幅幅 “画”,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由南通大学农学博士赵祥强精心设计的稻田画,占地足足30亩,都是利用耐盐碱水稻育种研究选育出来的材料,后期稻田画的维护也采用生态农业的养护方式,不打任何农药,维护生态衡。

自从2005年博士毕业后来到南通大学工作,赵祥强一直从事盐碱地水稻研究,致力于培育能在盐碱地上有良好生产的优良品种。2009年,赵祥强的盐碱地种植水稻研究在如东环渔村迈出了实质的第一步,他将实验室内筛选出的稻种搬到了试验田;2014年,该校在启东校区划拨出10亩地用于试验,经过连续多年的反复试验,赵祥强建立了重度盐碱地改良技术体系和水稻耐盐表型分型标准。

在盐碱地水稻育种过程中,赵祥强还有了新的尝试。他发现年来彩叶稻种植在乡村旅游景点开发中很受欢迎,这些原本对水稻育种没有太多价值的品种竟然能华丽转身为网红元素。这让赵祥强转变了思路,“如果把产业链拉长,赋予传统农业一些新的功能,或许会给乡村振兴带来新的活力。”

2018年4月,赵祥强首次尝试在盐碱地里种植稻田画。他在通州湾科创城不远处的农田里,创作了“红星照耀中国”“功夫熊猫”两幅稻田画,新颖别致的景观稻田吸引不少观光游客前来“打卡”。

“无论是在盐碱地上培育水稻优良品种,还是创造出稻田画带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都是致力于为群众服务。面向乡村振兴主战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就是我的梦想。”赵祥强说。

在南通大学,一盆花瓣饱满、色泽艳丽的蝴蝶兰吸引了往来人群的注意。这盆蝴蝶兰花期长达半年以上,每一枝都有10来个红色花苞,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

这盆蝴蝶兰是南通大学教授张健的成果。作为一名风景园林科技工作者,他为高档花卉的品种选育及后期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以前南通没有自己的年销花产品。以蝴蝶兰为例,产地是山东和上海两处。但山东的蝴蝶兰花期短,品相次,上海的又价格昂贵。此外,蝴蝶兰的传统花期是春末,与需花量旺盛的春节刚好相悖。”

为此,从2018年4月起,张健开始着手研究蝴蝶兰新品种选育,目前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想让它什么时候开花它就能什么时候开花,只要浇浇水就能长得很好,而且花期长达6个多月。现在我们培育的蝴蝶兰约占南通高档花卉市场的40%。”张健自豪地说。

如今,张健又有了新的攻关目标。目前我省湿地面积约282.2万公顷,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林木抗逆育种的研究将成为未来园林研究的重中之重。“现在我们已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省重点研发等多项研究,希望能通过我们这代人的努力,全面实现生态江苏、美丽中国。”对此,张健充满了期待。

“学院党委始终把乡村振兴作为科研育人、思政育人的大舞台,鼓励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服务民生和地方经济建设,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作出贡献。”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季凌燕说。

标签: 乡村振兴 南通大学 陕西汉中 经济作物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