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父母们都能在孩子的成长中不缺位也不越位
2021-06-28 11:16:07 来源:中国教育报
1
听新闻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可以看作是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某个位置如果有缺失,系统中的上下游链条就会受到影响,教育也是一样。父亲的角色如果在家庭教育中有所缺失,必然影响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功能和运行。

现在不少因父亲缺位带来的教育或社会问题,都令人感到忧心。清华附小作为一所百年老校,非常重视父亲在教育生态位中的作用,开展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来帮助父亲们认识自己的独特作用,担当起教育中的应尽之责,家校共同建立完整又功能良好的共育生态系统。

价值引领:家校共育中父亲生态位的出发点

清华附小第二任校长周诒春曾提出“造就完全人格之教育”的理念,学校百年来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启示我们,教育必须关注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塑造孩子精神人格、造就完全人格之教育中,父亲往往扮演着理性和把握方向的角色,有其不可或缺的生态位。

清华附小结合一百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将价值引领、课程引领、公益引领确定为推动学校发展和家校共育的出发点、发力点、支撑点。学校从培养学生完整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个性出发,坚持“儿童站立学校正中央”的教育哲学,把成志教育的价值观塑造作为家校共育的方向标与指南针。

关注孩子人格的完整成长,就必须提供完整的教育,就必须发挥父亲在家校共育生态位中应有的真功能。在这个价值观的指引下,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在每年的开学典礼上,校长窦桂梅都会阐明学校鲜明的价值取向,例如体育是看得见的德育、慈而知教、陪伴才有感情……学校连续10年坚持评选年度成志十大好家风故事。用校风影响家风,让家风与校风同向同行,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家风评选倡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特别注意引导父亲们发挥自己的作用,成为树立和传播好父亲榜样形象的一个机会与平台。

比如三年级学生小王的爷爷和爸爸都是很好的父亲榜样,他们一家三代的家风故事也成为全校的佳话。小王的爷爷是国家级贫困县的一名基层教师,一辈子扎根农村教育事业,40年来帮助小山村走出了100多位大学生;小王的爸爸则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留在清华大学任教,子承父业,继续为国家教书育人;小王在爷爷和爸爸榜样作用的引领下,从小承志立志,品学兼优,乐于助人,不断走向更好的自己。

课程共建:家校共育中父亲生态位的发力点

课程是育人的主渠道。学校将家长看作课程建设的生力军与合作者,将课程共建作为家校共育父亲生态位的发力点。家长借此可以更深入地参与学生的教育与成长,更多地参与学校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更及时地调整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学校定期开展亲子共学日活动,邀请父母走进课堂,体验孩子一日的学习生活;在科技、体育、阅读等主题实践活动中,邀请父亲们为学生上课,体验一次小学教师的生活。父亲们参与课程共建,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也开阔了孩子的眼界,同时增加了亲子间的相互了解,展现了父亲们责任担当的形象。

无体育不清华,体育也是清华附小的核心课程。我们意识到父亲在培养孩子体育爱好和习惯方面的独特作用,鼓励父亲们陪伴孩子一起锻炼,帮助孩子爱上运动。在学校足球联赛期间,清华大学的每个足球场都能看到爸爸带着孩子练习足球的身影。每年的足球联赛中,学校都会评选足球爸爸和足球妈妈;每个周末,学校会开展家长自发组织、学生自愿参与、跨班级的各项嘉年华和体育训练活动。

公益引领:家校共育中父亲生态位的支撑点

在价值引领和课程共建的同时,学校特别关注那些父亲缺席和特殊家庭的教育,通过家校沟通日、家长进修学校等途径,针对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分层指导,努力关注到每一个家庭的需要。

有一位小涛同学,学业成绩一般,在班里很少说话。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后发现,父亲在这个家庭严重缺位。交谈中这位身为设计师的爸爸反问了老师一句话:“您见过公鸡带小鸡吗?”班主任并没有马上反驳,而是不急不躁地说:“您的儿子需要爸爸的关心和榜样。孩子问题的表象后面是父爱的缺失,反映了他得不到男性长辈的欣赏而产生的不安……”在老师的耐心劝导下,这位爸爸终于慢慢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学会用理性平和的态度来悦纳孩子的现状。因为父亲的变化和关注,小涛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庭教育的显示器。父母的教育理念变了,孩子成长的不良土壤也就随之改变,影响孩子成长的因子就会发挥好的效能,促进他完整人格的培育与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公鸡”学会带“小鸡”,学校还专门成立了家校共育研究院,开展家长沙龙,彼此分享经验,邀请专家支招。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又一个“公鸡带小鸡”的故事不断上演,越来越多的父亲参与到家庭教育和家校共育中来。

其实,教育和引导孩子完整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的过程。愿父母们都能在孩子的成长中不缺位也不越位,陪伴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单位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