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课堂和活动搬进乡村,建设优质乡村校不再围着城市“打转”
2021-05-12 15:35:13 来源:中国教育报
1
听新闻

乡村学校应该是什么模样?

校园文化与乡土脱离,教学围着城市“打转”,这是很多乡村学校存在的问题。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与实践中,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徐家伟清小学校长刘先余一直在努力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在徐家伟清小学,20多个品种的竹子环抱校园,满眼苍翠、鸟鸣啾啾;30多个自创社团活动全覆盖,高跷、舞狮、竹编、锣鼓……这里的“小眼镜”极少,每一个学生都“身怀绝技”。

当然,徐家伟清小学也有当下农村学校的典型特征,青年教师流动频繁,600余名学生主要来自农村,70%以上都是留守儿童。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乡村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活力从哪里来?刘先余用十多年时间,构筑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要把农村校最宝贵的东西找回来!”

2007年8月的一天,担任徐家伟清小学校长的刘先余,第一次和老师们见面。一名脚穿草鞋、头戴草帽、裤脚高挽的中年人“闯”进了学校的办公室,找到一个角落坐了下来。“这是哪位家长吗?”他心里嘀咕。

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学校的一名教师。“咋是这种状态?”刘先余眉头紧蹙。

他此前在3所农村小学当过校长,对农村学校教师流失、队伍老龄化的情况,已经心中有底。可徐家伟清小学的情况还是让他始料未及,这里的教师平均年龄51岁,教学缺乏动力。在片区5所学校中,徐家伟清小学常年垫底,被戏称为“徐老五”。

“抓教研、促教学、提成绩!”在接下来的近一年时间里,刘先余试图按照自己的认知和经验,改变“徐老五”的面貌。

成效始终不太明显。学校每次举行教研活动,只有零星几个人。老教师几乎都不参加,参加了也不听,更不发表意见,气氛很沉闷。刘先余找到一位老教师谈话,对方没好气:“当老师都几十年了,不用研讨我也晓得咋个教!”

刘先余回忆,当提高教学成绩的压力传导到老教师那儿,他们天天埋头苦干,加班加点带着孩子们搞“题海战术”。“尽管花了不少力气,可学生听不进去,没学好,每次成绩还是‘摇尾巴’。”

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到2008年。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让学校严重受损,灾后重建时,学校得到了清华大学伟新教育基金的援建。2010年9月,学校完成异地重建,饮水思源,校名从原来的徐家小学更改为如今的徐家伟清小学。

行走在崭新的校园中,刘先余的内心却并不轻松。他不断问自己:“还要走以往的老路吗?”

“过去,像徐家伟清小学一样的农村学校,不论是校园文化建设,还是教学模式,都是围着城市优质学校‘打转’。”刘先余说,他们想尽办法去学习别人的经验,可是不管怎么学也不得其法。“结果是孩子苦、老师累,成绩就是提不上去。”

“要把农村学校最宝贵的东西找回来!”刘先余暗自下定决心。

现在,徐家伟清小学每周两次的课外劳动和社团活动是学生们最期待的。田野里,他们点瓜、种豆,手法娴熟;操场上,他们踩高跷、舞狮子,有模有样;教室里,他们烙竹画、做竹编,得心应手。

“因为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刘先余说,近两年,还有不少外地的家长想把厌学的孩子送到学校。

关注成长,把课堂和活动搬进乡村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逆转”?

刘先余说,巨大的自然灾害不仅引发了他对教育方式的反思,更引发了学校教师对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生命体该如何成长、发展的思考。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家庭教育和情感的缺失,都是农村学校需要正视和面对的。”刘先余认为,从这个角度看,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学园”,更应成为他们生活的“家园”、成长的“乐园”。

“怎样才能让学生不抗拒学校,进而喜欢上学校,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刘先余说。

首先是校园文化建设。在刘先余看来,一所新建乡村学校,有了文化才有了精气神。

与徐家伟清小学毗邻的竹林村,茂林修竹,家家栽竹、人人用竹,竹子与当地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资源丰富、取材便利。

“竹子清雅挺拔,节节向上,不正是我们对农村孩子的期望吗?”刘先余冒出了个想法:不如将竹子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

这个想法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赞同。2011年春天,徐家伟清小学的校园里开始忙碌起来,师生一起动手挖竹、种竹。听说学校要栽竹子,乡亲们积极配合,有人专程开车给学校送来了珍稀的富贵竹。

现在的徐家伟清小学,被20多个品种的竹子环抱,环境清幽。老师们把课堂和活动搬进竹园,学生们赏竹、画竹、写竹,制作竹编、竹根雕、竹乐器,把竹子“玩”出了花样、“玩”出了水平。

在生活中,刘先余发现,学校不少老教师都身怀绝技,“按现在的话说,都是非遗传承人。在民间的婚丧嫁娶中,他们是备受尊重的‘明星’。”刘先余说。

十年前,徐家伟清小学开始探索,让学校老教师“一岗双职”,发挥特长,以劳动课和社团活动为载体,传授民间技艺。如今,这样的课程和活动已经有30多个。

“城里孩子可以学钢琴,农村孩子可以吹唢呐;城里孩子可以跳芭蕾,农村孩子可以跳竹竿舞。”看着孩子们爱上了学校、爱上了学习,刘先余自豪地说,教育无所谓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论是校园文化,还是校园活动,应当从校园立足的‘土壤’中生发,最终指向是学生的成长。”

破解农村校“好教师留不住”难题

由于校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社会对徐家伟清小学的赞誉越来越多。2011年至今,在全区30多所学校中,徐家伟清小学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时不时还超过一些城区学校。

一时间,研究徐家伟清小学办学模式的专家、学者,以及其他学校的教师、校长纷至沓来。

有人总结徐家伟清小学的成功之道在于把关注点从成绩转移到学生的成长需求上来,扎根乡村而开发的课程活动、构建的校园文化,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学生的自信心,激活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但作为校长的刘先余知道,帮助农村学校教师树立起自信心有多么重要。

刘先余说,长期以来,“好老师留不住”成为农村学校发展最大的难题,学生跟着好的师资走,又进一步加速乡村学校“空心化”。“留在农村的老师,职后成长乏力,往往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

“打仗靠兵,教育靠老师。”刘先余说,如何激活农村学校教师,是农村学校校长的必答题。

刘先余还记得,他刚到学校时,排课表是个大难题。让老教师搞社团活动时,也遭到激烈反对:“都去搞活动去了,哪有时间搞学习?”而如今,除了本职工作,几乎每位老师都负责指导一个或几个社团。

2009年至2015年间,因为新教师进得少,老教师退得多,徐家伟清小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师资难题。课外活动搞得好,成绩还提得上去,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付出超常的心血和汗水。

“在社团活动中,老师们发现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发挥、认可,自信心一下就起来了。”刘先余说,尽管身兼数职、超负荷工作,老师们乐此不疲,教学的劲头越来越足。

刘先余来到徐家伟清小学13年,经历了30多位教师的退休。每次有教师退休,他都会组织一场退休仪式,给退休教师戴上大红花,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近年来,徐家伟清小学所在的绵阳市,正在加快调整城乡学校空间布局,提升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像徐家伟清小学一样的优质乡村学校得到了政策、资金、教师配备等方面的重点支持。

“年轻教师越来越多,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已经降到了31岁。”每位新教师到学校的第一天,刘先余都要亲自迎接,并且会对他们说一句话:“相信你们的选择没有错!”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