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2021-01-14 13:36:10 来源:光明日报
1
听新闻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需要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面对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常展”的要求,我国学校却面临一些共性问题——师资不足、场地设施不足、教学方法陈旧……除了加大投入,科技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材施教不可能?

个性化课程、系统性测评……科技提供解决方法和手段

自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到朱熹阐述“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的理念,始终强调教育要根据不同学习者的能力、特点而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充分挖掘每个学习者的潜力,扬长避短,最大程度提高教育的质量。“因材施教”作为教育的最高级境界在体育教育中同样重要,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是一大难题,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则有可能为其提供解决的方法与手段。

首先,利用可穿戴设备等智能化装备能够更加便捷的记录学生运动数据,进而形成数字化“学生健康档案”。目前,已经有许多学校与科技企业合作共同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体育与健康智能管理系统”,从体育教学、运动指数、社团活动等方面,利用移动端小程序、物联网、多媒体屏幕、智能穿戴设备等,对体育教学进行管理,整体统筹体育课程教学,准确记录学生的体育课出勤和课外锻炼情况,实时掌握学生体育教学数据和运动数据,形成“运动+健康”的学生运动综合评价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中,智能化系统不断采集、积累学生的多种运动和生理指标,教师利用系统的数据科学处理及可视化分析功能,定期生成体育课堂评价报告,向学生和家长提供相应的参考。同时,教师根据这些数据及时调整、完善学生体育课上及课后的锻炼情况,进一步指导体育教学。通过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不仅能从多维度向学生、家长提供直观的反馈,也对学校、教师在体教融合方面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其次,体育科学的发展形成了丰富的评测体系,体育科技的发展已经可以实现教学群体到个人的个性化课程体系构建。各种智能化的数据采集手段,都旨在通过大数据服务平台,帮助教师合理制定教学计划、了解学生差异,传授健康及运动知识、教授基本身体运动技能;帮助家长更全面、科学地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学习运动技能。通过科技手段,建立更科学的体育课堂运动负荷、体能素质测评等数据模型,追踪学生全天的运动水平和特征,引导学生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利用科技的手段让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学会自主学习、锻炼、监控、评价和反馈,实现体育课堂的科学化、智能化,切实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如能够充分发挥科技优势,通过数据的不断积累与反复的系统迭代优化,将逐渐形成最优的适应于不同学生类型的个性化课程体系。

国外在这方面有可借鉴的经验。自2007年至今,美国得克萨斯州每年对三年级至十二年级之间的所有学生基于可穿戴设备开展身体健康基本状况测试和体能测试评估,根据年级、性别的不同,收集、统计约300万名学生的测试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汇总,最终将每年的分析报告和具体数据公布在得克萨斯州教育部门的官方网站。在测试内容方面,健康状况包括身高、体重、体成分等基本指标,体能测试评估项目涵盖了有氧耐力、上肢力量及肌肉耐力、核心力量及耐力、柔韧性、全身协调性等,这些数据被用于评价学生的健康与体能水平并给予相应的锻炼建议。整个系统根据数据的结果不断调整,直到现在每年都仍在进行不断地优化。

我国当前学生体质评测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评测内容不够全面、科学,仅以中长距离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等项目很难系统地评价学生身体基本指标和体能素质情况。学生体质测评不仅要从体适能角度考察身体发育与生理机能,也要对力量、协调、灵敏等运动能力进行考量。可以参考国际上的测评内容设计与实施方案结合我国青少年生长发育特征及健康水平现状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学生测评体系,利用智能化手段与大数据系统,通过充分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定期召集专家组对测试内容进行评估和修正,最终形成有利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科学化监管各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促进体教融合、体育教育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的测评体系。这将使学校不仅能够建立学生健康成长档案,并可以利用测试数据科学指导教学,生成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有利于体育教师快速明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实现分层分级教学、高效管理学生。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