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融进孩子的生活里,并且延伸到校本课程里
2020-12-24 15:12:40 来源:长江日报
1
听新闻

清炒丝瓜、炒豆角、凉皮拌黄瓜、西红柿炒鸡蛋和爆炒腰花,从清洗到切配,从爆炒到上桌,全部由兄妹搭档合作完成,每当周末和假期,武昌区大东门小学学生孙博雅兄妹俩就会搭档承包父母的晚餐。

在大东门小学,这样“家务小能手”有很多,学校号召全体学生“人人会做一道菜,人人都能做家务”,将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融进孩子的生活里,并且延伸到校本课程里,是否掌握力所能及的劳动技能,也成为期末评优的标准之一。

兄妹俩能做出20多道菜

每学期末,武昌区大东门小学都会举行期末劳动技能大比拼,缝补、打扫、整理、烹饪……全校500余名孩子通过视频和现场展示的方式“秀”出劳动技能。校长孙民说,劳动技能已成为期末学生评优的考评标准之一。

在该校劳动技能大比拼的现场,记者看到40多个孩子端出了上百道佳肴——鱼香肉丝、糖醋排骨、可乐鸡翅、泡椒鸡爪……教室瞬间变成了热闹的“年饭现场”,孩子们互相品尝菜品,交流着烹饪心得。在教室的电子黑板上,还滚动播出着孩子们烹饪佳肴的视频。

记者了解到,劳动教育在大东门小学历来受到重视,要求孩子们从低年段就学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技能,从叠衣服到整理房间,从买菜到烹饪,六年过去,每个孩子都能实现生活自理,并可以为家长端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

该校孙博雅兄妹两人合作,能做出20多道菜。暑期兄妹俩在学习之余,整理房间、买菜做饭,让父母倍感欣慰,也被网友戏称为“别人家的孩子”。像孙博雅兄妹一样,拥有多项劳动技能的学生还有不少,有的不仅会做十多道菜,而且还是家里开的小饭馆的小会计,收钱盘账一把抓,将学校里学会的数学知识灵活应用到生活中,又因此巩固了书本内容。

流动花朵争做劳动小能手

该校校长孙民介绍,学校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流动的花朵,家长往往非常忙碌。学校号召孩子学习劳动技能,并且在节假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跟随父母走上工作岗位,体验父母的日常工作。孩子在劳动中可以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感受到生活的不易,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自觉地学习。同时,学校把劳动教育纳入德育特色工作的重要内容,提出“人人会做一道菜,人人都能做家务”的号召,将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融进孩子的生活里,并且延伸到校本课程里,是否掌握力所能及的劳动技能,也成为期末评优的标准之一。

早在2016年,校长就带领全体师生和热心家长利用周边的校园空地,自力更生,靠手提肩扛建起了一个小菜园,在树坑里培植出花圃,开启了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第一课。现在,学校已经开发出“我会大扫除”等系列劳动校本课程。

如在“我会大扫除”校本课程中,教师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拖地、擦窗户、摆课桌等技能,既美化教室的环境,又让学生学会打扫方法。在劳动教育中,学校还十分重视调动家长资源,将劳动教育拓展到校外、落脚到家庭。学校号召,家长利用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配合家长制定“家庭劳动规划”,同时组织学生向家长学一样劳动本领,扩大学生的劳动范围,使劳动教育延伸到家庭之中。通过学生在家勤做家务,人人争做劳动小能手,培养形成一种习惯的自觉。

专家说

环境靠自己的劳动美化,力所能及的劳动能为家长分忧,许多没曾想到的“惊喜”在劳动中实现……武昌区大东门小学的实践生动地诠释了在这样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我们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就会生长,孩子们会打心底认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真谛。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育教研员、特级教师段宗平

家长说

劳动不但不影响学习,反而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我们家长非常感谢学校为孩子营造的劳动氛围,孩子不仅通过劳动体会了父母的艰辛,还学会了心疼人。

——四(一)班孙博雅妈妈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