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为医师立传,却能窥见整个医学教育界的身影
2020-12-03 14:47:14 来源:光明日报
1
听新闻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与医者相关的话题,包括书籍,总是容易受到关注。近日,一本名曰《华西坝的钟声》的回忆录出版。书里虽然讲述的是四川华西医科大学的故事,却能窥见整个医学教育界的身影。

这本书最可贵的品质,就在于亲历者黄北平诚实、真切的记述。作者出身农家,从贫瘠的大巴山区走进成都的医学高等学府,五年里完成了蜕变,从一个热血青年一跃而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腔医学毕业生,走上了为民众祛除牙疾的职业道路。他在家乡创办牙科诊所,凭借精湛的医术和热忱的心,赢得了人们的信任。

他深知是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桃李满天下的老师们日见衰老,有些已经离开了人世,于是决心为自己的老师们立传。他拿出数年时间,一一采访老师及其家属,搜集一手资料,用摄像机、照相机留下老师们的音容笑貌,在此基础上,和合作者刘秀品一起几易其稿,完成了二十多万字的书。

全书的主体是老师,从主科老师、副科老师到名不见经传的辅导员,作者秉笔直书,将容易格式化、平面化、概念化的老师们,刻画得性格鲜明、丰满,可亲可敬,令人过目不忘。看看这些篇目:《恼人的微积分》《被蹭课的英语老师》《永不下课的王老师》《侠肝义胆的靳升荣老师》《辅导员的八宝箱》《她对学生有一副慈母心肠》《“陈种植”与“摸主任”》《打不倒的“王一刀”》……我们就约略知道作者的价值取向了。敬重与理解,是从字里行间散发出的写作态度。此外,让人惊叹的是作者观察的细致,几十年过去了,80年代大学里的情景却镌刻在他的脑海里,一丝也没有淡漠,让人身临其境。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永不下课的王老师》里描写的解剖室主任王老师。和善的王老师在教学上耐心和细致,但在涉及人性伦理的事情上却异常严厉。在进行人体标本解剖时,作者将下颌骨随手甩给同学,因对方没有接住而掉到地上,王老师厉声喝问:“哪位同学甩的标本?请站起来!”他教诲“我”道:“同学,你要知道你们所拿着的标本不是石块,也不是木块,而是人的骨头!他们曾经也像我们一样,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怎么能够随意扔来扔去呢?国家找这些标本供大家学习是多么的不容易。过去,上解剖课前还有一个仪式,就是所有参加解剖的学生,要在老师带领下,向被解剖的遗体脱帽默哀,之所以这样做,既是表示人们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向死者将尸体贡献给医学事业表示崇高的谢意……虽然标本不能说话,但标本向我们贡献出知识,他们也是我们的老师。”

王老师活到八十多岁,临终前不愿意住重症监护室,要把有限的医疗资源让给更需要的人。王老师去世后,家人遵照他的遗愿,把遗体捐献给他工作了一辈子的解剖教研室。解剖室的老师将他的骨架安放在他生前常坐的那张木制座椅上,扶手上摆放了一本人体解剖学教材。骨架就那么静静地坐在博物馆的座椅上。教室里再也见不到王老师生前的影子了。作者上前摸了摸王老师的指骨,四十年前那双粗壮有力的手,如今肌肉没有了,温度也失去了,一股哀伤之涌上心头。他哀人生之短暂,哀生命之渺小,哀医学之无助,哀时间之无情。他在心里默念:如果真有灵魂的话,王老师的灵魂是不是正坐在这里,默默地注视着学生?王老师生前为医学事业奉献终生,死后还要坐在三尺讲台旁,为一代代的医学生保驾护航,是华西医科大学“永不下课的老师”。

抽象的医师群体,因为有《华西坝的钟声》而鲜活起来。作者为我们勾勒了一群真实的华西医科大学教师的形象,他们专注、博学、有趣,他们自律、自重、自信,在简单中直达医者的本性。面对这些生动可感的老师,我在心里生出由衷的敬意!华西学子为有再造之恩的大学老师构筑的这座文字丰碑,还因为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及校园生活的真实记录,更显弥足珍贵。在我看来,这样一部饱含感情的个人史,亦可成为中国当代医学教育史的注脚。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