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上午10点半左右,武汉市硚口区红旗村小学三至六年级近600名同学穿着运动装,踩着轻快的节奏,以每个班级为一圈首尾相连,排着队奔跑着,远看如同“小蚂蚁搬家”一般井然有序。这是该校在疫情之后,为改善学生身体素质量身设计的体育活动之一。
“光这段跑操的音乐我们就剪了8遍。”该校体育老师兼大队辅导员潘成瑶告诉记者,为了让跑操运动更贴合同学们的身体素质,体育组的老师们用两个月的时间从日常体育活动中搜集了同学们心率、脉搏和呼吸等数据,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小跑慢走相结合”的跑操方式。
“我们是三段式跑操,第一段走1分20秒跑3分钟,第二段走1分43秒跑3分15秒,跑步时间加长是为了让学生心率到最高,最后第三段逐步减速,直到原地踏步和稍息立正站好。挑的背景音乐也是快慢结合,适合踩点的,能让同学感受到跑步的快乐。”潘成瑶表示,疫情结束后同学们回归校园时,身体素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些同学久站都会体力不支,因此才有了今天课间操的新变化。
该校校长胡光明介绍,由于学校地处中心城区,占地面积小,操场最长边不足50米,学生生均面积只有3.5平方米,因此同学们总觉得运动场地不够,做操手都伸不开。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学校进一步认识到健康体质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操场再小也要让孩子们跑起来!”
9月复课后,学校开始对大课间进行改进,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并且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学校因地制宜,在现有的操场上设计了点对点跑操活动,还有拔河、跳长绳、滚铁环等趣味运动项目。“我更喜欢现在的大课间,玩得更尽兴,而且每天出点汗还能帮我控制体重!” 该校四年级2班的同学陈璟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