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精神里的光辉——金山小学小记者走进爱国侨领黄呈辉先生故居研学之旅
2020-12-21 10:11:18 来源:壹点网
1
听新闻

12月17日下午,天气的寒冷抵不过金山小学小记者们对于参观著名侨领黄呈辉先生故居的期待,在我校许长桥副校长及学校小记者站老师的带领下,小记者与爱国侨领们进行了一场“跨时空”的交流。

当金山小学小记者们奔赴湖头小学时,迎上来的是等候多时的湖头村黄传共书记,在他热情的接待中,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湖头小学的黄呈辉纪念林。伫立在黄呈辉先生的雕像前,四周环绕的绿树仿佛在诉说着这位爱国侨领对家乡的贡献,小记者们纷纷以队礼来表达对这位爱国侨领的崇高敬意。

在黄呈辉纪念林中燃起的的敬意,让小记者们愈发期待能更进一步去了解这位为家乡做出巨大贡献的爱国侨领乡贤,黄传共书记带领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毓辽番仔楼。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充满闽南气息又兼具南洋风格的二层番仔楼,白墙红砖在岁月的洗礼下不曾失了颜色,为小记者们展现着历史的色彩。仰望着这座哺育了一个书香世家,走出了许多爱国侨领乡贤的小楼,小记者们仿佛感受到了黄毓辽家族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毓辽楼前,黄传共书记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黄呈辉、黄金盾等爱国侨领慷慨博爱、落笔桑梓的伟大情怀。他们投身家乡公益事业,筑桥修路,捐资助学,仁善之心犹如绵绵不断的和风雨露泽被乡里,小记者们不禁肃然起敬。

踏入毓辽楼,眼前的老物件让小记者们倍感新奇,不住地向身旁的老师和黄书记询问,铜镜、摇篮、座钟、油灯,墙上的《朱子家训》无一不在诉说着发生在这座楼里的曾经。在小记者们参观时,黄书记给我们展示了黄毓辽家族的家信,还带来了远在菲律宾的黄呈显先生的问候,原来黄毓辽家族的家人得知今天我们来参观,还赋了一首《乡愁》相赠,让小记者们深切感受到了这背后浓得化不开的乡情。

参观结束后,黄传共书记赠送每位小记者黄呈辉家族谱和黄良波先生赞助的笔记本,传达了这些爱国侨领们对祖国下一代的殷殷期望。这次研学活动,小记者们走进爱国侨领的故居,感受到了爱国华侨精神里的光辉,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精神上的营养。

小记者感言

小记者张钰洁

当我们进入黄呈辉爷爷的故居时,映入眼帘的是那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红砖墙体,青瓷柱子,还有刻着对联的柱子,有点中西合璧的味道。当黄书记带我们上二楼的时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黄呈辉爷爷小时候躺过的木质摇篮。黄书记说,它曾培育出了好几代的名人!二楼陈列的每一件古旧的文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黄书记的耐心介绍,让我们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此时,我的脑海想象着七八十年前这里发生的一切,多么美好啊!

小记者张昌龙

这次外出采风,让我认识了“钢铁大王”——黄呈辉爷爷,他是著名的爱国侨领,他家门前的那副对联让我印象深刻:东平王为善最乐;司马公积德当先,横批:热爱祖国。这些文字看似平凡,却意义深远。黄爷爷曾说过:“华人在海外不管怎么发达,毕竟是没有根的,要在祖国才能找到自己的根。”可见,黄呈辉先生一家是多么热爱祖国,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要好好学习,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小记者吴静涵

今天,我们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湖头村,首先,我们来到了湖头小学的黄呈辉先生纪念林,一名小记者为他戴了红领巾,我们全体立正,向黄呈辉先生敬礼。接着,我们又随着黄书记来到了黄呈辉爷爷的故居。黄书记向我们介绍着陈列在故居里的一件件稀罕的老物件:有从菲律宾寄来的绣花鞋,有古老的座钟,有过时的缝纫机,有密密麻麻的家书、绣着精美图案的小肚兜……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黄书记介绍的那一块块小布,他说,以前被子破了,就用这些打补丁,黄呈辉爷爷一家是多么勤俭节约啊!他曾说“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因此,我们生活上一定不能铺张浪费,要勤俭节约。

小记者田森

来到黄爷爷故居的二楼,柱子上的一行字“传家惟愿子孙贤”,这些金色的字令我印象深刻。它们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有些褪色,略显模糊,但是却可以感受到黄呈辉先生一家人对子孙的希冀。在参观的过程中,一封字迹满满的家书让我们几名小记者争相翻阅,虽然我们不大能明白里面描述了什么,但是通过黄书记的介绍,我们知道那是一封不平凡的家书,字里行间饱含了对后辈的嘱咐和教育。

小记者萧雅淇

通过这次研学,我知道了:1939年,黄呈辉先生出生于晋江市东石镇湖头村。他少年时艰辛,但志向远大。他为祖国、为家乡做了许多贡献。可是,2013年黄呈辉先生晚年身患重病,但他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对生活充满信心。就在2013年12月14日晚上7时37分的时候,他因病医治无效,在马尼拉与世长辞,享年75岁。我为此感到难过,我想:如果他还在世上,他也许能和我们一起看2021年的中运会,他也许能回到家乡和我们见面,也许……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定会让黄爷爷感到无比激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编: